2020-05-07 14:18: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申小燕 郭媛媛
一顶草帽、一件洗得发白的短袖、一条看不清是黑色还是灰色的裤子、一双迷彩橡胶底的鞋,瘦高的身材、黑黝黝的脸……没错,这是典型的关中农民形象,他正准备去猕猴桃地和草莓大棚里看一看。
“坚持学,‘欣金谷’的培训很管用”
他叫薛宏军,51岁,是陕西省宝鸡市汤峪镇八庄村的一名“新农人”。他还是村里的小队长,谁家有啥事都找他。
陕西省宝鸡市汤峪镇八庄村猕猴桃、草莓种植户薛宏军向记者介绍,连续几年都用“欣金谷”肥料,树势明显长旺,主干粗壮、叶片肥硕、花苞繁密。
村子西头,薛宏军家6亩多的露天猕猴桃园子,有秦美、亚特、徐香等品种。与周围的园子相比,很明显,他家的树势更旺,新枝更多,叶片更肥厚、更绿,花骨朵更饱满。
4月26日,记者一行人来到八庄村,发现这里的春天没有受疫情影响。明媚的阳光照进果园,透过大棚,猕猴桃和草莓以各自最舒适的状态,安逸地沐浴着。正是花季,偶有绽放,白的晶莹,香的芬芳。
薛宏军在两处分别查看了一番,复又回到猕猴桃园子。今天,农业科技报社一行人要以他为主人公,取一些素材,录一段视频,栏目名为“‘欣金谷’果农故事”,旨在挖掘乡村振兴中的“新农人”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的典型事例。
“4年前,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欣金谷’的猕猴桃培训课程,每天坚持看,坚持学,一年下来,我的管理方法明显比同村种植户管用,别的不说,仅仅果树繁茂、果形一致这两点,就赢了不少人......”薛宏军在果园里,滔滔不绝地向主持人介绍他带领乡亲“种好地”的故事。
“一个人受益不算数,要大家一起受益”
薛宏军学好技术,教给村民还不算,他联系“欣金谷”厂家,以“厂家+农户”形式直推,肥料从厂家直接送到农户家中、地头,省时省力还省钱,八庄村受益的村民都感谢他。
“我还请‘欣金谷’的技术人员定期来村里做田间服务,他们也非常尽心,每个月最少来一次,讲施肥用法用量,讲病虫害管理,讲疏花疏果,常常在我们的果园里培训,一来就是一天,有时两天,吃住都在村民家里,大家非常欢迎。”薛宏军把技术培训人员请到村里,请到地头,又为大家省了一项开支,和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有问题随时问随时解答,又方便又直观。“一个人受益不算数,要大家一起受益,这几年村民亩均收入都在10000元以上。”薛宏军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一次次主动联系“欣金谷”厂家,为村民争取培训机会。
陕西省宝鸡市汤峪镇八庄村猕猴桃、草莓种植户薛宏军向记者介绍,连续几年都用“欣金谷”肥料,草莓外观漂亮、甜度高、口感好、耐储存。
“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过去种地全靠经验,根本不学,现在不一样,我就想学点新东西、新技术,看看人家怎么种地,怎么挣钱。”薛宏军自从接触了“欣金谷”的工作人员,观念新了,脑子活了,想法也变了。
看到村民们园子里的树长势一天比一天好,病虫害也减少了,尤其是对“绿色防控”和“有机双减”等等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薛宏军别提有多开心了。他的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在田间地头,越来越多像他一样的农民顺应时代,扎根田野,增收致富。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