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 10:35:03
5月1日一大早,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里,一群身着练功服的晨练者在打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的动作精髓被他们演绎得有模有样。他们的领头人是西安曲江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会长,今年62岁的王开选。
“以太极拳为纽带,我们一起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还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开选耐心地对3位新加入成员说,“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2010年退休后,为治疗自己的颈椎病和糖尿病,王开选开始爬山、健步走,但锻炼效果不理想。后来他听说打太极拳不错,便拜入杨氏太极拳名家赵幼斌门下。在赵幼斌的精心施教与自己坚持不懈的习练下,王开选的身体逐渐强健。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将自己的锻炼心得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都来学习太极拳。
2013年,在赵幼斌的大力支持下,王开选创建了西安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曲江辅导站。他不仅教大家太极拳套路、动作,还注重传播与太极拳相关的传统文化。
辅导站会员中有军人、知识分子、公务员、企业家及当地居民。“通过习练太极拳,大家成了朋友。”王开选说。
2017年以来,辅导站讲课50次,累计有2300余人次听课,组织40多名会员两次走进骊山深处的三庙贫困村宣传太极文化,建立太极拳活动基地。在2018年7月举行的陕西首届太极文化节上,王开选被授予“太极文化优秀传承人”称号。
今年疫情期间,居家防疫的王开选仍不忘每天习练2小时太极拳。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鼓舞了在家抗疫健身的很多市民。
疫情形势好转后,王开选开始到公园习练,并把他练拳的视频发到微信群里。“刚开始没想着让大家一起来练,但大家看到视频后都想来,毕竟通过这次疫情,很多人明白了锻炼的重要性,积极性很高。我们采取了控制人数的办法,分批进行锻炼。”王开选介绍,锻炼人数每天控制在10人到20人,其他人则通过视频交流。
近日,王开选在朋友圈里发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大疫大静众共鸣,无价之宝免疫力。健身方式千百种,太极拳法妙无穷。”他希望,能鼓励大家坚持习练太极拳,积极健身,把这一东方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在健身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清晨时分的公园,经常会看到打太极拳的人。
他们因习练太极拳相聚、相惜,他们谈太极、练太极,共同追求有太极的幸福生活。而太极拳运动之所以能够在民间传承并经久不衰,除了本身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质,还因为“王开选们”的努力。
太极拳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方文化瑰宝、中国武术精粹。全球太极拳习练者人数高达3亿,太极拳已成为全世界参与人数最多、最受喜爱的武术运动和健身项目之一。2018年我省举办首届太极文化节,设置106个集体项目、2100多个个人项目,有125支代表队、1400多人参加,参赛选手最大的83岁,最小的仅5岁。太极拳在我省的群众参与度可见一斑。
目前,太极拳通过各级政府、传承人、民间组织的大力推广蜚声海外,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符号象征。陕西不少太极拳大师走出国门,在交流技艺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使这一文化瑰宝绽放出新的光彩。(记者 毛毛 见习记者 张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