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跻身“国家队”!西农大6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

2020-05-12 16:41:17   

近日,农业农村部面向社会

公布了2020年国审新品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

西农100、西农99、西农369

西农501、西农20、西农364等6个小麦新品种

通过国家审定

一年内6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

在西农大历史上尚属首次

这背后无疑凝聚着巨大的科研力量

和攻坚克难、埋头苦干的科研精神

可喜可贺之余

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聚焦到这些科研团队身上

他们都是谁

品种又有哪些优势特点

一起来看

↓↓↓

刘曙东教授团队培育的“西农100”,矮秆大穗,抗寒耐冻,产量潜力高,田间抗性好,适应性广,籽粒饱满,商品性好。该品种适宜黄淮南片水地种植。

马翎健教授团队培育的“西农99”,冬季抗寒性好,抗倒性强,田间综合抗病性好,耐干热风,熟相好。该品种适宜黄淮南片水地种植。

李学军教授团队培育的“西农369”,穗纺锤形,长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田间综合抗病性较好,赤霉病抗性表现突出。该品种适宜黄淮南片水地种植。

吉万全教授团队培育的“西农501”,整齐度较好,穗层厚,熟相好。田间综合抗病性较好,赤霉病耐性表现突出。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平原灌区,陕西关中,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王辉教授团队培育的“西农20”,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平原灌区,陕西关中,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高翔教授团队培育的“西农364”,主要品质指标达到中强筋小麦品质标准。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平原灌区,陕西关中,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些跻身“国家队”的小麦品种

究竟长势如何、性状咋样

记者进行了一番探究

5月10日,记者走进杨凌官村小麦实验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在这里种植的小麦郁郁葱葱,涨势旺盛,其中就有此次通过国审的小麦新品种“西农5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吉万全介绍,通过国审的6个小麦品种,最大的特点是绿色抗病。今年条锈病大流行,这些品种都青枝绿叶,都抗条锈病。另外,西农501和西农369,除了抗条锈以外,还对赤霉病有一定抗性。同时,还具有优质强筋等特点,“西农20”达到国家一级强筋小麦标准,“西农364”达到国家中强筋标准。

据了解,此次通过国审的6个小麦品种产量水平基本在550—600公斤,适合黄淮麦区南片的陕西关中,河南中部、中北部以及淮河以北等地区种植。

记者:行波 刘智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