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15:01:00
本报记者 仵永杰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牟敏的“五一”假期是从做志愿工作开始的。“五一”前一天,她还在耿家村帮村民卖西红柿。5月1日那天,牟敏和志愿者一起去医院看望一位长期帮扶的患者。志愿工作是她的日常,驻村后,牟敏也将志愿服务理念带到了耿家村。
4月24日是耿家村“暖心衣橱”公益超市开放日。当天,10名身着红马甲的耿家村志愿者帮村民挑选衣物、登记信息、打扫房间。短短2个小时,60多位村民挑选到了心仪的衣物。
“志愿者是啥?”盯着“红马甲”,有村民这样问。
在永寿县马坊镇耿家村,庄稼汉熟知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看天色就能知晓明日天气,而有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却对志愿者这个身份有些陌生。
“就是无偿做有意义的、帮助他人的事情。”牟敏告诉他们。
“红马甲”的工作,牟敏做了10多年。从刚开始做义工,到后来合作创办咸阳市蓝色志愿服务中心,牟敏参与了团队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是志愿服务组织中经验丰富的“老将”。
2016年,牟敏被派驻到耿家村开展扶贫工作。驻村不久,她便将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时的爱心和对产业发展的想法用到扶贫工作中。在与第一书记、村干部共同发展产业的同时,她把志愿服务做到了耿家村——给耿寿平捎来咸阳市的糕点、帮耿瑞学申请医疗临时救助、为耿勤学代卖黑猪肉……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脱贫攻坚让耿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温室大棚建起来、村级电子商务平台把苹果卖向全国、手工制品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这些变化离不开牟敏的真情和爱心。回咸阳时,她车上装的是代卖的农产品;去村上时,她给贫困户捎去好心人捐献的家具。牟敏说:“真心换真心,我们和村民交朋友,乡党也把我们当亲人。”
经牟敏促成,咸阳市小桔灯公益服务中心在耿家村建立固定式“暖心衣橱”公益超市。公益超市每月开放两次,由村志愿者服务队管理,目前已发放衣物600余件,使300多名群众受益。
同时,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耿家村。
去年暑假,咸阳市蓝色志愿服务中心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耿家村,给孩子们教授音乐、绘画、诗词、自护知识等内容。耿家村的孩子和城里娃交朋友、给家长烤蛋糕、去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游玩……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在这些孩子心中写下的爱,一定会为他们打开一扇窗。”牟敏在微信朋友圈中这样记录。
志愿服务的种子也在耿家村悄悄埋下。越来越多的妇女拉着妯娌、姊妹加入耿家村志愿者服务队。平日里浆洗缝补、烧水煮汤的媳妇,大裁小剪、挑花绣朵的姑娘纷纷穿上红马甲,用大嗓门、热心肠传递着爱心。
记者手记
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仵永杰
志愿者和扶贫工作队队长两种身份同时出现在牟敏身上。她说,两者在本质上相同,都是用爱心和智慧去帮助别人。
在志愿服务中,牟敏关注弱势群体,心念生活困难的朋友,用无私的爱守护每一个受伤的心灵。在驻村工作中,牟敏把乡党当亲人,把志愿服务精神投入到扶贫工作,创新思路,牵线搭桥,壮大扶贫力量。
10余年的志愿服务带给牟敏最深的感受是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她用真情融入,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用真心借力,做社会扶贫的牵线人;用真招帮扶,做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志愿服务理念给乡村带来文明新风,脱贫攻坚让村民生活实现改观。
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牟敏的志愿服务行动在乡村老百姓、平凡人中生根发芽,文明新风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