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李小斗:从“羊倌”到“致富能手”

2020-05-18 17:06:16    赵言胜

泛绿的青草一坡连着一坡,一群群白羊如一朵朵白云镶嵌其中,恍如置身草原牧场;废弃的土窑洞改建的羊圈,一排连着一排,圈舍边一辆中型农用运输车上满载着膘肥体壮的山羊。“这次车上共拉了116只羊,按每斤18元价格卖,这车保证你至少能挣12万元。”来自河南博爱的贩羊人老张与垣曲县英言乡无恨村的养羊大户李小斗说。

说起英言乡无恨村的致富能人李小斗,在当地十里八乡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可在几年前,李小斗一家还是贫困户,全家六口人,两个上学的孩子,加上年迈的父母,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李小斗夫妻俩人肩上。夫妻俩守着十亩薄地,一年到头来,仅够解决温饱,还经常因孩子学费、赡养老人等问题而发愁。

驻村工作队因户制宜想办法“拔穷根”。了解到李小斗勤快实干,还是放羊的好把式,就通过联系金融部门,为李小斗争取到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

“有了养羊致富的念头,但因背着一屁股债向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却筹集不到钱,就搁置了,多亏了帮扶工作队为我们申请的贷款,真是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李小斗的妻子李苗苗感激地说。2014年3月,李小斗用金融扶贫贷款引进种羊50只,当年就繁育60只。第二年又发展到160只,卖肉羊110只,年收入5万元。2015年,通过养羊,李小斗脱了贫。近年来,他养殖的羊每年至少存栏200只左右,每年仅出售肉羊在100只以上,年收入达到10余万元。

“发展养羊产业确实选准了致富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咱们的帮扶工作队。”李小斗说,“以前,咱养羊小打小闹,只有几只羊,是一名寒酸的‘羊倌’,如今,规模扩大了,效益也好了。”

李小斗十分珍惜此次发展养羊产业的机会,更加勤快,一门心思钻研养殖技术,决定在养羊产业上干出个名堂来。

“养羊关键是要科学养殖,控制住羊不生病,提高成活率。”李小斗首先从防疫做起,每年至少为羊进行3—4次的疾病预防,每只羊的 “三防四联”,他一个环节也不少,而且亲自接种预防。同时,他每隔几天就对圈舍进行一次清扫,圈舍始终保持通风、干燥、卫生。经过实践摸索,他熟练掌握了养羊的管理技术,成为当地很有名气的“羊倌”。

“现在我引进的羊种是本地羊和波尔山羊的杂交种,适应能力强,而且长得快,肉质好,很受消费者青睐,河南贩羊人老张是这里的常客,目前无恨村的羊主要销售到郑州、洛阳、焦作、太原等地。”李小斗说。

近两年羊价上涨,行情好,李小斗通过养羊,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周围村民纷纷向李小斗请教取经。

“在李小斗的示范带动下,无恨村及周边村共发展养羊户20多户,存栏1000多只,每户平均年收入达五六万元,其中有6户贫困户通过养羊实现脱贫摘帽。”无恨村支部书记卫建设说。

李小斗说,“今年我还计划成立合作社,至少吸纳5户养羊户加入,实行‘半放养’养殖,这样可集中饲养,便于管理,减轻劳动强度,扩大生产规模,还能统一供货,卖出好价钱,提高养羊收益。”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