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10:13:12
日前,记者从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获悉,4月份杨凌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41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3.66%,创历史“新高”,打破了连续3个月负增长的被动局面,充分表明杨凌市场主体正在呈现恢复性增长。
据统计,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杨凌市场主体在今年一季度还是负增长(1月为-55.68%、2月为-83.72%、3月为-21.34%),创历史“新低”。从“新低”到“新高”的逆袭,得益于杨凌示范区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政策助力
企业复工复产有保障
4月24日,在陕西中旺管业科技有限公司厂房,两条生产线正加速生产,随着原材料源源不断的输送,一根根崭新的管材便“出生了”。这批PE给水管材管件刚一下线就要发往榆林。
“我们公司于3月初复工复产,产能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疫情之前的70%左右,目前每天生产PVC、PPR、PE这些给排水产品产能在30吨左右。” 陕西中旺管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月娟告诉记者。
目前,陕西中旺管业科技有限公司40余亩的二期建设项目也在加紧推进。预计8月份将全面建成竣工,今年年底前能够达到投产。李月娟表示:“我公司在全部投产之后,年产值有望达到20亿(元)左右。”
据了解,疫情期间,全区防疫物资比较匮乏,为了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杨凌示范区工业园区公司积极落实示范区一系列加强疫情防控和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保证政策宣讲进园区、政务服务到一线、人才招聘入企业,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渡难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杨凌经济逐渐回暖。目前,园区20余家入驻企业和13个重点项目已全面顺利复工复产。
“不见面”审批
激发市场活力
在今年疫情最紧张严峻之时,陕西睿圣医疗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仅用了5天时间,“抢建”一个口罩厂,上演了非常时期的“杨凌速度”。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政府牵线搭桥,揉谷镇迅速安排专人与企业负责人对接,促成口罩加工厂项目落地揉谷镇;
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为企业开通应急绿色审批通道。在杨凌两级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公司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入区手续办理;
杨凌示范区税务部门为企业送去“个税汇算指引”及相关电子资料,并就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堵点针对性的进行了解读和解决。面对一系列的暖心服务,企业工作人员路明连连感谢。
“疫情期间,我们作为示范区首家引进的口罩生产商,任务重大。”路明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口罩使用量增大,引进设备造成的资金压力和防控工作都是难题。“这几条口罩生产线,真的是杨凌政府从时间里面,给我们‘抢’出来的。”
除此之外,为避免人员聚集,杨凌示范区税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模式,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开展“非接触式”办税服务。
路明和杨凌示范区税务工作人员张锴在疫情期间就是通过“云上”特殊“连线”,了解了不少关于公司方面的税务业务。“这样的培训形式非常方便,不见面不用跑,看着直播就把税务问题解决了。”路明高兴地说。
让企业少跑路,帮群众多办事,促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实现“双胜利”。杨凌示范区全面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自助办、邮寄办等举措,推行“不见面”审批,不断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努力实现商事登记“最多跑一次”。全面实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通过“照后减证”努力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以审批程序的“减法”,换来市场主体的“加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打通壁垒
让数据跑腿
为了让政务服务搭上智能化的“快车”,示范区将实体大厅与网上办事系统有机融合,把分散、孤立的部门业务系统有效、顺畅地链接到全区“一张网”上,实现资源整合、互联互通。
李轩霆是一名杨凌的创业者,今年三月中旬,在杨凌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他通过自助终端设备,经过“刷脸认证”“按步操作”“自助打印”等环节,快速办理了营业执照。
“过去办照要去大厅排队等候,现在10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自助办照机’真是太方便了。”有幸成为杨凌首位自助办照者的李轩霆激动地表示。“杨凌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智能化设备不断的丰富,便民惠企的服务举措也越来越多,让我们时刻享受到改革红利。”
“一网通办”、持续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拓宽了服务渠道,全面推进政务服务“自助办”,让“智能审批”真正实现便捷化、便民化。
在今年疫情期间,杨凌康友医药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法人刘纯科,顺利领到杨凌实施药品零售企业选址筹建和药品零售企业许可事项并联审批后,颁发的第一张药品经营许可证。
他万万没想到,正是因为审批事项的“并联”,让这张经营许可证准备资料由原来的18项精简为4项,审批时间也由35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并联”换来“提速”,他切身感受到杨凌在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上的决心与用心。
通过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实现联合监管,“一次抽查、全面体检”,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检查干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企业正常生产,项目顺利建设,服务到位满意。
据了解,按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和三年计划的要求,截至目前,示范区通过“一网通办”新设立企业732户,企业开办的平均用时由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网上办结率达到100%。
记者: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