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牢记谆谆嘱托·践行群众路线】李二凤喜别“滴答”声

2020-06-01 10:31:46   

本报记者 赵杨博

今年58岁的李二凤,最听不得“滴答”声。为啥呢?每逢阴雨天,滴答,滴答,这声音穿过老平房屋顶,猛砸在盆底,响当当的,令她心烦意乱。

走进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街道海纳物流小区,下一个矮坡,有一排15间平房,李二凤家就在其中。

海纳物流小区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李二凤在这里住了9个年头。起初,老房子还能为一家子遮风挡雨,直到有一天,李二凤正在睡觉,头靠着内墙一侧,突然感到有什么东西掉到脸上,用手摸了摸,再朝屋顶定睛一看:“天哪,房子漏水了!”

漏水漏得厉害了,李二凤就找小区物业,修了修,好点了,过一阵子又不行了,找了一次又一次。

每当听到天气预报有雨,李二凤就提前给床上铺上一层红色的防水塑料布。碰上连绵的阴雨天,水顺着墙壁往下滴,没办法,只能拿盆接,再一盆一盆倒掉。“滴答”声扰得李二凤整宿整宿睡不着。

“折腾一晚上,就怕水漏到床上。雨停后床单一干,上面都是白色的点点。”李二凤神情激动。一旁的可金梅接过话茬:“二凤家还算好的,有的住户赶上雨天,家里都没地方睡觉。”

2019年年底,海纳物流小区作为新城区“三改一通一落地”首批改造项目开工了。让李二凤最揪心的平房漏水问题被纳入改造范围。

每天早上6时,睁开眼睛,洗把脸、吃口饭,李二凤就约上隔壁70多岁的老姐姐,去施工现场当起“监工”。从基层清理、抗渗透处理、刷冷底油,到安装两层防水卷材,再到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李二凤都看在眼里。

5月7日,一场雨骤然而至,李二凤的老平房经受住了考验。“施工师傅很专业,这回终于不漏水了!”面对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探访,李二凤快人快语。

不仅自家平房不漏水了,李二凤留意到,小区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外墙加装了保温层,楼体更加美观了,窗户更换了,道路拓宽了,防盗门装起来了,老旧的管网线缆改造正抓紧施工……

最近,李二凤张罗着粉刷房间:“粉刷后,这房子就跟新房一样,我和老伴再也不用为漏水担惊受怕了。以后没事就和老邻居谝谝闲传、散散步,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独角戏”

赵杨博

老旧小区改造的最终目的是带给群众美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其生活品质。实施过程中,既需要政府科学规划、真抓实干,也需要居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既要寻找“最大公约数”,也要尽最大限度回应居民的关切。

海纳物流小区共454户居民,诉求复杂多样。长乐中路街道办坚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改起,在防护网和凸出部分拆除、外墙保温、拆除违建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项目施工中,通过入户宣讲、组织居民代表评议、发动热心居民做思想工作等方式,千方百计打消群众顾虑、增进理解。在防护网拆除过程中,长乐中路街道办组织社区、居民代表、专业律师三方,以“板凳会”的方式协调沟通,化解矛盾;针对社区人口老龄化明显这一情况,将小区大门东侧38间闲置平房拆除,拟在原址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双中心”。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只有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群众关切,把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老旧小区改造才能真正“改”到群众心坎里。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