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17:53:42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9亿人,其中1.7亿人外出打工。农民工话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享受公正的待遇,让为祖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群体能够安心,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些方面提及农民工,切实关系到农民工的生活。
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
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支持农民就近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
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
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
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
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代表委员说
张义光:设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机构
在全国政协委员张义光看来,要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让他们从心理上、情感上、身份认同上,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特别要重视解决他们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问题,努力实现权利平等、保障同等、服务均等。
建议设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机构,负责协调农民工服务管理、待遇保障、教育培训、技能提升、权利维护等,让农民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
同时,要注重农民工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专业化培训形式,根据企业岗位及农民工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基地与实习园地;完善培训考核体系,对培训质量进行追踪反馈,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罗志军: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罗志军认为,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农民工就业仍面临严峻形势,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遭受不同程度影响,将有可能导致一些农民工下岗失业,返贫致贫风险加大。
他提出,要以产业稳定就业。按照分区分级原则,采取差异化措施,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推动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融合并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工作,确保贫困搬迁家庭至少1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要以改革推进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为农民工住房、子女入学提供便利。开展新技能新岗位培训,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要以服务保障就业。对直接受疫情冲击的产业、企业重点扶持,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农民工输出地、输入地信息对接,及时发现需求信息,提供就业机会。建立农民工脱贫返贫的监测预警机制,为农民工提供兜底性的生存保障和社会安全网。
邹彬:新生代农民工需要职业成就感
邹彬是出生于湖南新化农村的年轻代表,他认为随着“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型,农民工也亟需转型成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
邹彬建议,农民工实现向产业工人转变,要突出政策引导,深化户籍、保险等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在权益保护、技能培训、职业鉴定等方面,要健全机制,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另外,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和人本关怀。
“要让更多农民工懂得劳动光荣,技能宝贵,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我希望通过各项技能大赛的契机,让更多的农民工兄弟感到自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工人敢于去说‘我是一名砌筑工’,是有技术含量、有技术水平的新时代工人。”邹彬说。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冯毅建议,完善“退保返乡农民工专项养老保险”制度,通过中央调剂基金制度,将农民工退保比较多的省份滚存的统筹金,向返乡退保农民工人数多、专项养老保险资金需求量大的省份调剂等。
农民工代表胡小燕提议,解决二代农民工的问题,是应该让他们在城市落户。
全国人大代表袁海波建议公办教育公办学校能给予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一定的入学名额,使其能融入城市,能与当地人一样享受城市的公共资源......
农民工这个群体在我们社会中占据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建立起了我们美好的家园。关爱农民工,破解用工荒,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才能让农民工有尊严、有幸福感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