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商洛:以“特”富农成就大产业

2020-06-08 10:11:56   

cf4548f68004fcaf4f1584932f5ec26f.jpeg

洛南县古城镇东晋桃园现代农业园区樱桃基地农民群众正在给樱桃树剪枝。

fbaec783732b7d6c58b944c3f7fb283e.jpeg

山阳县户家塬西沟村贫困户正在忙碌栽植黑木耳菌袋。

五月的商洛,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产业园区科管浇灌,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商洛香菇、木耳、茶叶、核桃、板栗……放眼望去,一个个特色产业栽培大棚整齐排列、一片片梯田式产业基地强势崛起,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蓬勃繁荣的景象。

近日,在山阳县户家塬镇西沟村陕西泉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地栽黑木耳基地,贫困户正在忙碌着栽植黑木耳菌袋,截至目前,已完成栽植黑木耳菌袋80万袋。据了解,该公司今年计划发展栽植黑木耳100万袋,将带动58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8000—10000元。

近年来,商洛市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成功走出了一条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立足生态优势 精准选育富民产业

立夏过后,秦岭深处小城柞水县暖意融融。5月13日,在距离县城24公里的小岭镇金米村,村民肖青松又一次回想起那难忘的一幕:20多天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米村调研,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并夸赞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

“我们村发展的木耳产业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我们的干劲儿更足了!”村民肖青松说。

177864ded4fc20483d9cee532579dade.jpeg

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民肖青松正在自己的木耳大棚采摘木耳。

肖青松以前在建筑工地打工,家里生活一直比较困难。2019年,他承包了村里的两个大棚、3.36万个菌袋,当年收入达到4万余元,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肖青松的成功致富是商洛市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走出一条“以特富农”之路的缩影。

商洛全境位于秦岭腹地,气候温和、资源富集,南北五中荟萃。“秦岭孕万物,丹江润良品”,好山、好水、好土地使这里生机无限,商洛核桃、板栗、茶叶、中药材、黑木耳、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在这片土地上世代为家、繁衍不息。

如何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将优质特色农产品培育升级转化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为此,经过多方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商洛市先后出台了《商洛市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实施“4+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方案》《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等指导性文件,编制了食用菌、核桃、中药材、畜牧养殖4个百亿级特色产业规划。”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清民介绍。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思路,商洛咬定“精准”二字,引导群众科学布局、精准选择,大力发展菌果药畜“4+X”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和转型升级。

龙头企业带动提升承载带贫能力

来到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杨塬村,记者看到,该村的白灵菇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陕西天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白灵菇工厂化生产基地,流水线履带拖载着一筐筐成熟的白灵菇,运送到包装车间。

“我到这里上班已经两年了,每月工资3000元,还能照顾两个孩子上学,真是太方便了!”夜村镇白草岭村贫困群众王小来全家自从搬迁到夜村镇移民集中安置小区后,他就开始在天吉龙公司务工,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通过招商引资,2018年10月公司落地投产,年产鲜白灵菇1200吨、干木耳25吨,产值已达2000多万元,纯利润800万元。”该公司董事长贾子乐告诉记者,“我们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70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截至目前,已向1200多贫困户兑付分红550万元。”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增收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目前全镇累计发展食用菌668万袋(瓶),依托5个食用菌基地带动贫困户1336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群众脱贫。”商州区夜村镇镇长郭向东说。

近年来,商洛市始终坚持“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快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 ”和“一业一龙头、一村一主体”产业发展格局,全市 “4+X”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持续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坚持引育结合,目前,商洛市累计培育市场主体4707个,引导2650个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脱贫,承载带动4.6万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收入4295.93万元。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53个,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44个,实现产值28.5亿元、利润1.95亿元。

创新营销模式 做靓品牌闯出市场

“去年,商洛市率先在全省成立了消费扶贫协会,我们作为会长单位,组织53家会员单位举办产销对接会,会上签订消费意向协议55份,金额5.37亿元……”5月12日,陕西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勇说。

据了解,2019年,商洛市在全省率先印发《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率先成立消费扶贫协会,推动建立了消费扶贫办公室统领管理、消费扶贫协会运营、扶贫超市销售“三大体系”,创新推行超市推销、电商广销、主体直销等“九大路径”,推动群众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实现了“三增三赢”。组织企业赴北京、南京等地参加展销活动40多次,销售金额21.3亿元。

f2e2c783ee2397c4c537829524f22d63.jpeg

陕西省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清民在全省率先借助京东电商平台代言助销商洛特色农产品。

“今年春节以来,受疫情影响,交通管制,物流受阻,使商洛市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开不了工,部分农产品滞销,为了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我们率先在全省借助京东电商网络直播平台,帮助企业销售鲜板栗20吨、枣夹核桃7836袋,销售金额51.8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刘清民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为了帮销“滞销”农产品,商洛创新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网络平台发布农产品供需信息和服务热线,全市组织举办农产品消费扶贫年货节、供销年货节以及各类网络直播助销推介活动260多场次,线上线下帮销板栗、核桃等“滞销”农产品8036万元,助力扶贫产品高效对接市场、销往全国。

“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商洛柞水考察调研,夸赞柞水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总书记的赞许和鼓励,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商洛市副市长李育江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持续加力、再添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如今,放眼商洛,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个个承载着希望与幸福的“绿色梦想”在山水间延伸,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落地生根。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