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11:12:33
“不但要抬头拉车,埋头看路,更要仰头看天。要对形势有准确的判断,才能做出超前的决策。”4月12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作为“绿领公益大讲堂”的首期讲师开讲。在之后的几期课程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等“三农”领域专家学者相继带来线上课程。截至4月底,超过500万人次在各个平台上观看了大讲堂课程。今年,相关线上培训课程发展迅速,除了专家讲座,还有农技培训、田间直播等多种内容。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从2017年提出“十万新农民培训计划”到如今的线上“绿领公益大讲堂”有序开展,三年来,新希望集团不断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新路子。
立足“十万计划”,开辟“线上课堂”
刘永好认为,对现代农业而言,除了政策和投资,更重要的是人。现代农业必须要有既懂农业基础知识,又懂农业管理和市场的新型农民。
2017年11月,在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刘永好首次提出了“10万新农民培训计划”。2018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刘永好倡议将有知识、有文化、敢拼搏的新型农民称为“绿领”,呼吁要培养绿领新农民。2018年“十万绿领新农民培训计划”全面铺开,新希望联合地方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其他集团公司等,在北京、山东、江苏等9省市建立了培训基地“绿领学院”。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通过屏幕学知识、问技术成为安全、经济、高性价比的选择,农民在线培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线上课堂”应时而生。
今年,新希望集团携手农民日报社、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经济网、快手App和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共同启动的“绿领公益大讲堂”,是对“十万新农民培训计划”的数字化升级。讲堂采取线上授课的方式,利用数字化传播手段,向基层农民、农业产业领域的经营者、创业者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参与者提供内容多元的培训课程。
刘永好认为,“培育新农人,就要用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推广线上授课,有疫情影响的因素,更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智能手机、互联网在农村的快速普及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网课、带货直播等新业态层出不穷。
“‘十万绿领新农民培训计划’的数字化升级,涵盖内容、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多方面,旨在将其打造成一个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媒体平台,一个专注农业、农村、农民的复合型平台,一个长期持续供给专业知识的公益化平台。”刘永好介绍。
名师指点理念先行,人才培养也要精耕细作
刘永好认为,要想从传统农人迈向现代新农人,先要“仰头看天”,找好方向,做好这一点常需要名师来点拨。为此,“绿领公益大讲堂”新设置大咖讲堂,让新农人能够从专家学者的分享中学习经验,形成发展思路和理念。
绿领公益大讲堂总策划人、新希望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建雄认为:“‘绿领公益大讲堂’第一季选择的陈春花、温铁军、张红宇这几位专家,都是对农业有着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学者,他们能够深入浅出地对产业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的分析,提出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能让学员们对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除了专家指点,在课程设置上,新希望大学设计了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新农民群体展开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因需施教。目前的培训课程有针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课程,针对农场关键主管的技术管理课程以及针对青年农场主、带头人的产业经营课程。未来,课程体系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新希望大学一方面与政府机关、企业、高校合作,建立了从短期班、长期班到大专学历班的完整培训体系,已在全国8个省市建立了9个线下培训基地;另一方面,组织专家顾问编写了一套系统的教材,以图文、视频的方式展示畜禽养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金融等课程知识。
今年,新希望在国家“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的框架下,与山东牧院合办了“新希望六和”班,面向农业企业的在岗职工、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项目采取弹性学制,可以免去两年的学费,3年学成即拿到大专毕业证。
“从线下短期培训,到线上长期指导,再到深造拿文凭,绿领培育之路也是为愿意投身乡村振兴的有志青年打造的一条掌握技能、稳定就业、创业创富的机遇之路。”刘永好介绍。
课堂与产业结合,乡野与云端联动
新希望与中国农科院、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江苏农林学院等政府部门和农业院校合作,先后在山东、江苏、四川、北京、浙江、广东、河北、陕西、深圳九个省(特区),共建了以青年农场主、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农业创客、高新农业等为主要培训方向的特色示范培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新希望大学产业学院的老师孟佳说:“新希望培训讲师在培训活动结束后仍然会与农民保持联系,一对一地指导、帮助他们,随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今年55岁的周韶银,2016年以前一直从事家具生意,随着电商兴起,用传统方式销售家具变得越来越难。2017年初,周韶银决定改行养猪,他认为养猪有“钱景”。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买了200头母猪,在贵州六盘水的东风村建起了猪场。
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他亏得一塌糊涂——股东们纷纷提出退股,驻场的技术员也离开了,猪场陷入瘫痪。这时周韶银想起自己参加过新希望的绿领培训,他联系上了培训时的技术服务专家,顺利解决了技术上的困难,猪场恢复正常运行。
绿领培训的老师在对周韶银进行指导技术时,发现他还面临资金困难的问题,又帮助他申请了贷款,解决了资金压力。2019年初,在培训团队的远程指导下,周韶银严格按照非洲猪瘟防控流程操作,不仅挽回了年初的损失,全年还盈利50万元。
在推出“十万绿领新农民培训计划”时,新希望计划孵化农业科技及消费升级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从市场推广、金融服务、共享办公、产品设计、信息系统、法务税务、猎头服务、人才培训八大方面助力项目成长。
在此基础上,新希望将进一步探索创业者、创业公司、创业项目和创业产品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团队的产品设计、营销策划、渠道拓展等,充分发掘“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优势,深度开发现有农产品资源、大力开拓新绿色农产品形态,利用5年时间在全国打造100款特色“绿品”。记者 裴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