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对绛县发展大樱桃产业的思考

2020-06-22 11:19:43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谋划,提出建设“全国樱桃之乡”发展战略,是符合绛县实际的科学决策,是对机遇的最佳把握。我们一定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更多的果农了解掌握县委、县政府的战略意图,积极投身其中,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果农大力种植大樱桃,充分利用好我县独特的土壤地理环境和优越适宜的气候条件,诸如富硒区、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充足,甜度高,品质好、成熟早等优势,以及我县20年来发展大樱桃积累的丰富经验。

大樱桃又称西洋樱桃或甜樱桃,原产西亚及欧洲东南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我国,经过漫长曲折的繁衍扩展,目前全国种植面积在330万亩左右,我县现有大樱桃3.5万亩,挂果面积2.2万亩,设施栽培4000余亩。大樱桃的种植成为典型的高效产业之一。

大樱桃富含营养,具有较高的医疗和美容价值。因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专家称之为“维生素丸”,具有调中益脾、平肝去热的作用,是一种延年益寿的保健果品,在美容养颜上具有显著效果。

大樱桃是北方“春季第一果”,有“贵族水果”之称。成熟早,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果农效益好收益较高。

一、发展大樱桃产业潜力巨大,果农会有很好的效益

1、大樱桃的适宜种植区域是有限的。需要独特的气候环境,不满足必要的条件,是很难栽培种植产生效益的。有些果农担心大樱桃会像种富土苹果一样,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有,产量剧增,市场饱和,价格下滑,甚至出现“卖果难”的局面。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大樱桃绝不是说什么地方都能发展。高寒地区、高温多雨地区不是大樱桃的适宜生长区,北方寒冷,越冬困难,南方高温潮湿不能满足春花阶段,需冷量不够,不能成花。由于大樱桃冬季休眠需7.2℃以下低温在600~1400h,长江以南绝大部分地方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大樱桃以江北栽培为主,西南高地有少量发展,但品质远不如黄土高原产区。总体上我国大樱桃在布局上呈现低纬度高海拔、高纬度低海拔分布态势。适合大樱桃发展的地区是山东半岛横向往西的一条带状地区。由于其适栽区域相对比较狭窄,故其果品会长时期属于珍稀果品。

2、市场供应严重不足,每年还需要进口。以目前330万亩大樱桃种植面积看,缺口很大。据专家测算,我国大樱桃种植面积发展到450万亩,鲜果才能基本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毕竟大樱桃种植多是陆地栽培,设施栽培因果农投资所限发展面积有限。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出口和深加工带来的缺口,远远不能满足国民对鲜果的需求。

3、大樱桃生产大有潜力。大樱桃是北方落叶果树中效益最高的一个树种。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资金投入大小不同,导致大樱桃产量相差悬殊,高产典型亩产量在3000kg以上,而大面积种植的平均产量较低。据统计,我国大樱桃平均亩产量在400kg左右,这充分说明我国大樱桃产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生产中应增加技术、物质的投入,强化低产园、老果园的更新改造,促进产量质量提高。五年生树株产20公斤亩产可达1000公斤。前几年棚栽大樱桃每公斤400多元,亩产值在10多万元以上,露地栽培亩产值也在2-3万元。售价及产值之高在水果中是少见的,即使将来露地栽培每公斤8-10元之间,亩产值也在5000-8000元,是其他果树没法比的。其经济效益是种植小麦、玉米的10-15倍,是种植药材的2-5倍。

4、大樱桃管理简单,生产成本低。不需套袋,修剪量很少,生产成本一般只有苹果、梨的一半,况且,大樱桃从开花到采收一般不需喷药,雨季到来之前就已经结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其果实色泽艳丽,味道鲜美,很受人们欢迎。

5、政策环境好,政府支持力度大。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运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确立,绛县确定为大樱桃核心示范带动区的确定,给我们发展大樱桃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樱桃发展补贴政策和种植保险政策,为农民增收设置了安全门,增加了保险阀,降低了风险,解除了后顾之忧,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部2015年已授权“绛县山楂”、“绛县大樱桃”地理标志品牌。这一系列的政策和环境为大樱桃的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安全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的各级领导干部、科技人员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大樱桃产业发展的惠民事业中,宣传好、维护好、推介好、服务好大樱桃产业发展。广大果农要抓住机遇,积极种植,科学管理,生产出优质、环保、绿色的大樱桃,卖出好价钱,打响绛县大樱桃品牌,擦亮绛县大樱桃招牌。

二、制约大樱桃产业发展的因素

1、自然灾害,特别是晚霜冻的发生。花期冻害是世界性的难题,具有预告准,预防难的特点,一些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诸如熏烟措施,和蓝天碧水工程存在抵触。霜冻带来的损失也是十分严重的。近三年全国多地大面积的寒流霜冻就是例证。在防范上,可以在花蕾和花期浇水,在果园的迎风面设风障、园内熏烟、树下燃烧煤炉,也可以建简易防霜冻和防雨、冰雹棚,最好是建塑料大棚或温室大棚。

2、栽培和运输影响樱桃的价格。农谚有“樱桃好吃树难栽"之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栽植技术不完善、苗木质量较差、保障措施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新栽樱桃抽条、干枯现象普遍发生成活率低,产量上不去就导致价格高。

大樱桃贮藏性较差,不耐运输,在成熟后常温下贮存1~2天即软烂,管理不当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价格较一般水果高。

好在现在的互联网发达,信息共享,冷链运输或快捷的航空运输的物流配送系统不断延伸至乡村,再加上种植保险业的加入,樱桃产业的发展的优势在稳步上升之中。

3、品种和栽培模式、技术不完备。砧木、品种质量不确定,早熟、中早熟品种居多,生长发育规律、规范化的综合配套技术缺乏。

三、大樱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1、坚持适地适栽,提高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推进,逐步发展。“多了烂、少了断”是农产品发展的一个怪圈,跳不出这个怪圈,就谈不上健康发展。目前由于运输、贮藏措施的配套跟不上,不具备大量出口的条件,销售是以国内为主,国内销售由于售价高,消费群有限,盲目发展,超量发展,会带来风险,因而坚持适量发展很有必要。

2、逐步完善贮藏、运输、加工业,提高大樱桃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贮藏、运输、加工是大樱桃生产的后道工序,后道工序的完善,可有效地减少生产损耗,提高产业效益。应根据大樱桃的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发推广贮藏、运输、加工措施,切实减少生产损耗。

3、增加保护地栽培比例,促进产业效益提升。一般保护地栽培的单位面积产值是露地栽培产值10倍左右,在生产中应尽量地增加保护地栽培的比例,规避晚霜冻、裂果、鸟害等风险,促进整体产业效益的提高。

4、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实行良种化栽培。品种不同,砧木不同,生产能力各异,抗性有别,生产中应选择生产能力高、抗性强的品种,为高效生产打好基础。应该积极推广吉塞拉系列砧木,逐步更新大青叶、Y-1砧木。示范推广俄罗斯8号(含香)、金顶红、美国1号、齐早、瑞德、福晨、福星、福金福玲、红珠等。

5、逐步推广矮化栽培、起垄栽培、生草栽培技术。在大樱桃栽培中,矮化具有绝对的优势,特别在保护地栽培中,矮化有利于控制树体的长势,促进早结果,提高产量。起垄栽培可以有效提高根系通透性。生草栽培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平抑地温,减少畸形果的发生。

6、强化树体控制效果,抑制营养生长,以利于成花结果。大樱桃是生长势较强的乔化果树,树体控制不当,主枝粗壮,徒长枝发生量大,无效营养消耗多,不利于坐果,生产中表现坐果率低,大小年现象严重,因而控制树势是大樱桃管理中的关键措施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7、强化防灾意识,减轻灾害危害。大樱桃花期早,易发生冻害,裂果现象发生普遍,晚霜、冰雹、干旱、果实成熟期降雨常导致减产或绝收。生产中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减轻灾害的危害。

8、推行采摘观光栽培。应充分发挥大樱桃基地离城区近、交通沿线的优势,将基地建设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樱桃产区建设农家乐,吸引外地及城区居民到基地旅游观光,采摘品尝,体验樱桃生产乐趣,扩大销量。

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科学谋划,脚踏实地,加快推进步伐,发展引进新品种,带领和引导广大群众,把每件事情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县委、县政府“全国樱桃之乡”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绛县农业农村局 高耀东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