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17:22: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冯玉龙 陈俊
脚下沾泥土,裤管带露珠,这是记者见到王浩的第一印象。7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镇产业路的王浩家庭农场,刚刚从果园中出来的他,脸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
今年樱桃丰收让王浩喜不自禁(资料照片,2020年6月拍摄)
王浩是宝鸡眉县人,10年前很多小生意都有所涉及,属于人们眼中“爱折腾”的一类人。2010年,正在做生意的他,听朋友说杨凌正在搞土地流转,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和妻子一起来杨陵区揉谷镇除张村承包了几亩地,开始与农业打交道。如今他已流转土地60余亩,发展樱桃种植近20亩。今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仅樱桃就让他获益50余万元,让他对自己选择的农业之路更有信心。
王浩为樱桃树“掐尖”
“我给园子种了十余种樱桃树,通过自己的学习、试验、琢磨,将多种树型结合,根据品种特性,使樱桃树枝之间,既保证透光通风,又保证枝条密度,从而保证果树产量……”一说起樱桃园的管理,剪枝、疏花、授粉、疏果到采摘、包装,王浩总有着说不完的话,技术问题更是信手拈来。谁又能想到,他为了获得更好地樱桃管护技术还曾“偷师学艺”。
2018年,偶然得知来自大连的“老龚”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高家村附近种植樱桃,王浩多次上门求教,希望“老龚”能给自己一些技术上的指点,但总是未能如愿。王浩便不再去找,“既然你不教,我就换个方式。”王浩根据自己平时干活的时间,按时到“老龚”的果园旁边,自己从大棚的缝隙观察里面工人的干活方式,“老龚”在棚内指导工人技术,王浩在棚外都用心记下。几次下来,他结合自己的种植经验,对樱桃园的管理更加驾轻就熟。
不同品种的樱桃树都会挂上标签
从埋头田间到探寻销路,王浩一直坚信:优质的果子,肯定不愁卖。他将樱桃品种的选择,修剪、施肥、打药等细节,严格把关,保证果品质量,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也让客商更加喜欢从他这里收购樱桃。每到樱桃成熟季节,前来采摘的散客、客商络绎不绝,供不应求,窄窄的村道挤满了各地的车辆。
“我每年都要从新疆拉一批羊粪,果园的施肥都是靠它们,天然无公害。樱桃打药更是马虎不得,樱桃开花前,统防喷施两次;开花后直至樱桃采摘结束,杀虫灭菌类药物概不使用,保证果品安全。”王浩说。
果园里长势旺盛的樱桃树
虽然今年的樱桃已经销售结束,但王浩已经为后季果园的发展做好了规划,“下一步,我还要继续扩大樱桃的种植面积,对它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目前已经把土地平整好,将四个大棚的材料也已备齐,就等着天气转好之后开始施工。后期,我还会自己育苗,也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樱桃,大家共同致富。”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