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09:57:23
一条条整齐漂亮的村落街道让人耳目一新,一面面内涵丰富的文化墙随处可见,一排排瓷砖贴面的房屋沿街排开,一个个自信幸福的表情洋溢在群众的脸上……在杨陵区揉谷镇权家寨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雏形日益显现,而权家寨村只是揉谷镇“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一个缩影。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近年来,揉谷镇相继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国家级卫生乡镇为抓手,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高标准做好绿化、亮化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每年开展三夏“双禁”、秋后“秸秆禁烧”“禁燃禁放”等专项整治活动;建立了一套运行有序的环境卫生保洁机制,群众每年向村(社区)自觉上缴垃圾清运费;各村建立环境卫生红黑榜,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活动,对较好和较差的农户,分别在红榜和黑榜张贴公示。老党员、老干部自发组织志愿服务队,定期义务打扫村庄巷道环境卫生。美丽乡村使村庄绿化美化亮化达到了新高度,群众的舒适感、幸福感均获得了显著提升。
全面提升群众道德水平
为了真正实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入脑入心入行,揉谷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近年来,组织群众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让群众在参与中受教育、在活动中提素质,不断凝聚向上向善的发展正能量。建设文明一条街16条,每年开展文明礼仪等道德知识讲座进70场次,各村(社区)每年分别表彰各行各业各类先进代表近150人,利用善行义举榜对各类先进典型事迹进行了宣传,不断引导干部群众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越来越多的村庄走上了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生活美的新道路。
广泛开展文化活动
农民的钱袋子鼓了,闲暇时间多了,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是个大问题。在区文明办及文体局等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此起彼伏。每年春节,各村纷纷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全镇上下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与喜庆;每年元宵节,全镇近1000名锣鼓文化爱好者在揉谷中心广场举办锣鼓展演活动,为群众展现雄浑壮观的视觉盛宴;在清明节,揉谷镇组织机关干部到烈士陵园扫墓开展“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大型宣传活动,发放“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宣传倡议书,倡导群众开展环保、文明的祭祀活动;在镇党委的倡导下,各村组建了秦腔、广场舞、木偶戏等自乐班,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占据了群众的闲暇时间,占领了群众思想道德的新高地,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参与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
逐步树立文明新风尚
前些年,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等奢靡之风横行,各种事由的人情送礼、天价彩礼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群众负担不断加重。封建迷信、赌博打牌、吸毒贩毒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在区文明办的指导推动下,随着“一约四会”的广泛建立和作用发挥,揉谷镇歪风邪气得到了有效遏制。移风易俗渐渐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婚丧大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歪风邪气得到了彻底扭转,偷盗、打架、赌博、滋事等现象大幅下降,“文明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思想意识逐步树立,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广泛传播。
持续抓好文化阵地建设
2019年,揉谷镇被确定为杨陵区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镇,该镇以此为契机,精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完善8个功能室配套实施。图书馆新增图书2000余册,为棋牌室购置棋类5种,为妇女儿童之家购置电视、电脑,精心布置墙壁,为乡村学堂购置了音响和投影仪。在楼道走廊制作宣传牌、制度牌14块儿,营造出浓厚的文明实践氛围。同时,新打造田西、权家寨、陵东三个文明实践站,新打造6个村级乡村学堂,有效整合了文化阵地资源,文明实践所定期开展各类活动,较好的发挥了六大功能作用。全镇15个村1个社区分别建立农家书屋,免费对外开放,群众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所有行政村(社区)文化室、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全部建成,对各村的文化活动广场活动器材定期维修,为群众打造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
近年来,在杨陵区宣传部文明办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揉谷镇党委、政府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农村民风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坚持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抓总、以村为主协同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格局,通过抓点示范、有力推进,揉谷镇的村容村貌靓丽了,生活垃圾清运更及时了,村庄道路更干净了,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人居环境更加秀美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