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庆祝杨凌农高区成立23周年 | 杨凌:执着田畴勇担“国家使命”

2020-07-29 18:24: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编者按:作为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示范区成立23年来,始终致力于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路的"国家使命",把农业技术推广课堂搬到农田里,把论文写在土地上。

同时,依托区内两所大学,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等方面,研制推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成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经验、新模式,为我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围绕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形成的大学试验站、产业链、农科培训等多主体参与、多模式协同发展的"杨凌模式"正在被国内许多地区乃至其他国家学习和复制。

1997年7月29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时间的指针走向2020年,"农科城"杨凌迎来了风华正茂的23岁。

在杨凌23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务院先后3次就建立或支持示范区发展下发《批复》,为杨凌每一个成长阶段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23年来,杨凌按照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新机遇,深化省部共建和区校融合,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发展成就:

其中,科技示范让数以亿计的农民从中受益;上合农业基地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落实;特色现代农业开辟"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紧盯"三区三高地"目标定位,全面实施"五个突破"、"十大攻坚行动"……

机遇,稍纵即逝;赶超,时不我待。杨凌乘势而起,以一股"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张开起飞双翼,按下高质量发展快捷键。

"把脉"基地建设 专注科技帮扶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杨凌示范区一步一个脚印,把这条通往小康的路踩实走稳。

344个科技示范基地、覆盖18个省区,基地面积超过6000万亩,为1.4万名职业农民颁发了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共有5000多项农业高新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

通过建立试验示范站、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多种举措,数以亿计的农民从中受益。

"区校融合"作为杨凌特色,也为杨凌奠定了深厚的科技基础。借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杨凌在陕西,从白水、洛川的苹果,到眉县、周至的猕猴桃,从山阳、商州的核桃,到富平、阎良的西甜瓜,现代农业在哪里布局,"杨凌基因"就在哪里闪耀。

以基地为载体,以产业为抓手,杨凌实现了在陕西省内国定贫困县、秦巴山区、吕梁山区、六盘山区等扶贫片区以及西藏、新疆等省区布局建设示范推广基地全覆盖。同时,"十三五"期间,每年面向以上区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达到1万人次以上。

23年来,杨凌在示范推广效益200多亿元。其中,"杨凌农科"品牌价值818.58亿元,位居全国品牌价值前列……

"上合元素"集聚迎来新机遇

"中方愿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去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时表示。

利比里亚劳工部数据研究司副司长科利接受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采访

杨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加快推进上合农业基地建设,成功举办了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等系列活动。

7月6日,"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在杨凌揭牌。标志着杨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院将在产业发展研究、技术协同创新与集成示范、高级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服务,促进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现代农业发展。

以色列主流媒体大型采访团在杨凌采访

"来中国之前,经常看中国的新闻。非常感谢中国还有杨凌举办这样的活动,我发现,中国的发展很快,这里的课也讲得好!"。去年8月在杨凌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执政能力与社会发展研修班期间,来自利比里亚劳工部数据研究司副司长科利表示。

杨凌对外培训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因材施教",它是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特有的属性,创造性地打造培训平台,谋划更合理的培训机制,打造最佳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杨凌举办类似专题面向上合组织成员国及相关国家的农业技术研修班累计已有20余期,内容涉及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山羊肉牛养殖、节水灌溉等多个领域。为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2500多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其中1400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国际农田播下的"杨凌种"

在哈萨克斯坦联合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的普冰9946、普冰151小麦品种已播种扎根。

三年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团队从杨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了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杂粮品种60多个,经过三年的试验,筛选出十余个适宜种植的玉米、小麦、马铃薯和杂粮品种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

第26届农高会上合农业专题展开展现场

除了小麦以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分别在比什凯克建设了苹果示范园和大麦玉米品种示范。苹果种植中还引进了中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引起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农业部和莫斯科州的高度重视。

其中,大麦品种西引3号和34-9大麦每公顷产量超过4吨,比当地品种产量2吨/公顷,翻了一番。

受疫情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冯佰利虽不能和往年一样,时常穿梭于白俄罗斯与杨凌之间,但他并没有因疫情疏于指导,而是通过"云端",进行"屏对屏"指导,依然肩负园区农作物的"金管家"。

不过在未来,一大批"西农"教授还会无数次地往返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为"三农"事业和梦想奔波;将会有更多的"西农人"搭乘这趟丝绸之路列车,不懈求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共享丰收的"金粮仓"……

2018年11月杨凌知君菌业和老挝国家农业服务中心(S.A.S公司)签署了食用菌产业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是该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围绕老挝国家食用菌产业规划、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产品贸易等方面与对方达成的深度合作。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杨凌示范区还将继续加强国际农业合作交流,探索杨凌方案,贡献杨凌力量。

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杨凌答卷

一条条来自杨凌的政策红利,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政府承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涉农企业……伴随着全国"双创"的风起云涌,从新型农业园区到高科技"独角兽"企业,杨凌已经培养起一大批优质涉农企业,"双创"孵化种子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数据无言,胜于雄辩。在"3631"方略的指引下,国际一流的法治化、便利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了来自万达商业综合体、世界农业巨头科迪华、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杨凌科创中心、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国内首家航天育种种质资源研究中心、京东物流生鲜"云仓"等一批批项目落地杨凌。

良好的政策环境得益于杨凌改革的升级再造。特别是不断推出的金融支农、惠农举措,积极破解企业上市融资难题,先后制定出台了30余项金融管理政策,充分发挥了金融支持在经济发展中的支点作用,让强农富农的好政策落地生根、惠及百姓。

基调,明方向,绘蓝图。一往无前的魄力深化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创新,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扩大开放,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好于预期、领先全省,为"十三五"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也是杨凌加快上合农业基地建设、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杨凌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关键一年。

杨凌示范区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打造示范区升级版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开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