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杨凌:以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自贸片区开发建设

2020-08-03 10:45:37   

打造开放“新高地”

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

近年来,杨凌自贸片区

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

努力建设全国唯一农业特色自贸片区

着力打造开放创新、特色鲜明的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

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靓丽名片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坚持以开放性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创新发展

进行体制机制改革

是杨凌自贸片区开发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现实选择

为进一步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示范作用,加快建设全国唯一农业特色自贸片区,近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印发《意见》,就深化杨凌自贸片区开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提出远景规划,擘画了今后一个时期自贸片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蓝图。

《意见》明确提出,要紧扣国务院对杨凌自贸片区功能定位,以创新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为重点,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致力于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更好服务于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任务,更好服务于杨凌示范区引领旱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示范的国家使命,更好服务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建国际一流学科的发展目标,更好服务于陕西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要以坚持创新引领、突出农业特色、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增长动能为基本原则,形成农业改革开放政策凹地,补齐产业开放发展短板,推动国际农业领域要素聚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杨凌自贸片区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必须要用改革的办法

打通体制机制“最后一公里”

为新时代自贸片区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源”

《意见》明确了开发主体,规范了机构职能职责,提出由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编制等统揽性工作,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负责自贸片区园区运营,国资局行使监督管理权,高水平、高质量推动自贸片区建设。

深化自贸片区开发建设

核心是制度改革

《意见》指明

要加大政策扶持

推出一批具有杨凌特点的政策措施

促进自主经营、拓展创新空间

打稳自贸片区建设的“四梁八柱”

↓↓↓

充实国合公司注册资本金。国合公司注册资本 10 亿元,全部由管委会货币出资,用于项目建设启动资金、综合保税区及国合公司自主开发项目的土地款及税费支出;

支持国合公司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自贸片区土地利用应优先满足国合公司开发需要。国合公司项目策划建设必须围绕促进上合组织农业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围绕补足农业“产、学、研、用”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的缺项和短板;围绕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产业集聚等方面展开;

给予国合公司财税政策支持。国合公司自主策划开发的园中园项目,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管委会给予财税扶持;

鼓励国合公司市场化运作。国合公司可依法与其它各类经济体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从事国际贸易、检测认证、良种引进繁育等投资经营活动,与市场主体建立合作开发、工程代建、国际贸易代理,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区域开发基金等;

支持自贸片区扩大招商引资。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生产服务业、农业科技服务业以及各类行业协会的招引力度,对引进的高能级企业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对新引进的协会商会、总部经济、进出口贸易等企业给予办公、研发、生产、仓储用房租金补贴;

创新自贸片区土地利用模式。探索实行混合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推进工业、研发办公、中试生产等功能混合,引导科技研发、企业总部管理等创新功能加快集聚,逐步探索弹性出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土地利用新机制;

完善自贸片区城市服务功能。在自贸片区优化配置公共交通、商贸网点、文化休闲设施和医疗资源,加强河渠治理、生态整治等,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

建好杨凌自贸片区

事关陕西省对外开放全局

事关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

能更好服务于

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陕西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

面对自贸片区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我们要切实抓住改革的黄金机遇期

努力提升大胆试、大胆闯的“含金量”

提升改革开放、勇于作为的“含金量”

以争当时代“弄潮儿”的气魄

将自贸片区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记者:侯勃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