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杨凌退役军人风采 | 扼住命运的喉咙

2020-08-03 11:01:24   

编者按:在部队,献身国防;退役后,服务地方。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回到地方后,不忘初心,牢记宗旨,以永恒的军人信念、过硬的素质作风和不竭的奋斗精神,干事创业,担当有为,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退役军人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的优秀品质。

为了讲好退役军人故事,激发农科城的英雄气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杨凌示范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杨凌融媒体中心、杨凌示范区作家协会联合推出“杨凌退役军人风采录”专栏,敬请垂注。本期推出第六篇《扼住命运的喉咙》

 

今年47岁已近“知天命”之年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官吴卫峰,回首自己的人生路,最感慨的一句话就是:最美人生是奋斗。

1973年3月出生于杨陵区李台乡永安村的吴卫峰,是家里三姊妹中的老三,按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上有父母罩着,前面有哥哥姐姐遮风挡雨,人生之路应该很顺畅才最符合常理常情,但他的人生之路却走得特别艰难。由于他敢于、善于“扼住命运的喉咙”,与不如意、不顺畅的人生搏斗,终于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路。

1992年,吴卫峰高中毕业,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结果名落孙山。这年11月份,征兵工作开始了,吴卫峰在家人和亲戚的鼓动下,报名参军,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勤部队的一员,在河南省鲁山县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当了一名警卫兵。

在鲁山,他在军事训练、站岗放哨、完成任务之余的休息时间,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自学文化知识,一心想报考军事院校,圆自己的“大学梦”。但命运好像故意捉弄人,经历了几次阴差阳错,最终未能如愿。

这无疑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时的吴卫峰,非常伤心、沮丧、低沉,但只能强迫自己把苦水往肚子里咽……

为了走技术兵转为志愿兵这条路,他到河南长葛市空军司训基地学习了汽车驾驶技术,经过一番努力,当上了一名汽车兵。1997年,他经过多方努力和优秀表现,如愿成了一名兰州军区的陆军志愿兵。后来,又被转为三级士官。2005年4月,他的三期士官期满。几经争取无果,无奈之下,不得不转业复员。

回到家乡后,当时杨凌新建了天然气加气站,他做起了普通加气员的工作。可接二连三的厄运还是连连不断地向他们这个家庭袭来。

妻子开的童装店,因夜间店里无人,一只蒸汽电熨斗漏电,导致烧毁了一店童装和所有店里的设备。妻子咬牙撑持,又开了一家美容店。但因生意清淡,开张不久,只好关门。

2012年,年老多病的父亲患上肺癌。从此,在病床上躺了4年。母亲的身体不佳,需要常年服药,勉力维持。但部队上练就的军人作风让他顶住生活的重压勇敢面对。

2018年,以他的奋斗为榜样,他的一直品学兼优的女儿,考上了如愿以偿的大学,今年已经进入大三年级学习。妻子也考取了升降电梯操控员职业证书,目前在杨凌一家企业工作。患病的母亲病情基本稳定,生活可以自理。他也由于工作突出,被提拔为加气站站长。

为了方便照顾母亲的生活,支持女儿上大学,他卖掉了原来在杨凌购买的那套商品房,住进了母亲所在的永安家园。

命运总是不辜负顽强拼搏之人。就在他的人生开始顺遂向好之时,杨凌示范区天然气有限公司委以重任,决定调他去兴平市担任玉祥天然气公司副总经理,吴卫峰的人生又出现了重大转机。现在,他服从单位安排,放弃家庭,毅然赴任兴平天然气公司上班,体现了一名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本色。

说到未来,吴卫峰说他仍然会“扼住命运的喉咙”,与人生的种种挑战搏斗,“踏平坎坷成大道”。

有理由相信,在人民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历练了13年、又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磨炼了15年的吴卫峰,面对未来的人生挑战,吴卫峰将会更加自信从容。

作者:牛宏泰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