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挖掘生物饲料潜力 共迎产业发展机遇——"2020中国西部生物饲料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杨凌召开

2020-08-06 17:09: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冯玉龙

8月6日上午,"2020中国西部生物饲料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陕西杨陵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来自国内各省市的70余位生物饲料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展开智慧的碰撞,助力饲料产业升级,推动西部养殖变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姚军虎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辞

据介绍,截至今年六月底, 陕西省共有工业饲料企业210家,其中饲料加工(浓配料与预混料)企业136家、饲料添加剂企业45家、单一饲料企业29家。其中,关中五市区共有17 8家, 占全省的 84.8%。全省排名前10家饲料企业饲料产量117.08万吨,占全省工业饲料总产的 43.61%,其中接近10万吨的饲料企业7家。全省涉及微生物产品饲料生产企业共31家,占全省饲料生产企业总数的14.8%。其中双证企业3家,共计34个证。其中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24个证,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6个证,单一饲料4个证。

陕西省饲料工作总站站长刘万军讲话

陕西省饲料工作总站站长刘万军说:"近年来,陕西省饲料工业在各级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的鼎力支持下,全行业齐心协力,不断创新,按照国家饲料工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现了十三五期间全省饲料工业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后,全省饲料行业将进一步推进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3+X"特色现代农业一项重点,发挥支撑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建设作用。"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邓雪娟博士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共粮的矛盾日趋突出,生物发酵饲料日益受到重视。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邓雪娟博士表示,我国非常规饲料资源丰富,种类多,全国有各类杂粕、糟渣、农副产品等资源超过20亿吨,但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未来,发酵饲料将成为减抗替抗的重要途径,成为农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养殖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2018年我国发酵饲料产量达195万吨(含发酵单一原料),2019 年达400万吨(含发酵单一原料),预计未来5-10年,生物发酵饲料仍将进一步迅速发展,用生物饲料科技改善人类生活。

此次会议中,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蔡辉益还为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分中心(以下简称"西北分中心")授牌,西北分中心将集中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康达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三方优势科技资源,促进生物饲料科技成果转化,驱动产业升级转型,推动西北地区生物饲料产业发展,提高畜禽、水产类饲料科技水平,促使现代畜牧业养殖健康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