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冯朝阳的甜蜜“密码”

2020-08-13 10:32: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电话里冯朝阳操着地道的关中口音:"多亏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杜老师、司老师,他们把技术传给了我,让我的甜瓜越种越好,品质提升了,效益也好了。"

时下,甜瓜采摘虽然已结束许久,而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北冯村瓜农冯朝阳依然忙个不停,他要为来年的甜瓜种植打好基础。

冯朝阳说,自己种植甜瓜有20多年历史,要说真正走上科学化管理的道路,还要从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的建立说起。

育苗成活率低、移栽费工时、甜瓜品质差、经济效益低……这是早年种甜瓜,留在冯朝阳脑海中最深刻的印象,1998年后的七八年时间里,冯朝阳按照传统的火炕土钵育苗法从事甜瓜生产,每到采摘季节,看着瓜蔓上零零散散的甜瓜,品相低、口感差,他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一年到头一亩地收入不到4000元,冯朝阳一度陷入困惑中,如何才能种出高品质、效益好的甜瓜?他苦思无果。

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的成立,为冯朝阳的甜瓜事业带来了转机。"听说阎良建了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试验站,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跑去学习甜瓜种植技术,没想到这一去,就成了试验站的常客。"冯朝阳说。

学习了新技术,采用了新品种,从传统的育苗方法转变为穴盘基质育苗法,如今他的8亩地效益却翻番。"我的8亩一年最少能卖到13万。"冯朝阳保守的说。尝到农业科技的甜头,如今,他每个月都要往试验站跑一两趟。

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阎良区人民政府共建试验站,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是一个集甜瓜科研、教学、培训、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示范推广基地。

自建站开始,试验站就针对陕西厚皮甜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试验研究,探索出"穴盘基质育苗技术",着力推广"专家+示范户"和"试验示范站+合作社"的推广模式。与当地农技推广人员、土专家紧密结合,培训100多个重点科技示范户,以点带面,建成示范推广网络,全面推广甜瓜规范化生产技术。

"甜瓜穴盘基质育苗技术的迅速推广,在产区技术普及率达95%以上,彻底解决了产业发展育苗难这个难题,而这项技术在阎良年推广面积也达6.5万亩,辐射带动8万亩以上,推动了甜瓜产业向前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示范站首席专家杜军志说。

现如今,在新品种方面,西甜208 、西农早蜜1号、西农脆宝、千玉1号、陕甜1号、陕甜9号、绿色经典等7个甜瓜新品种,仅阎良区年推广面积达5万亩以上,实现了阎良区甜瓜品种的更新换代。

在肥水方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试验示范站副研究员司立征告诉记者,按照"稳氮、控磷、补钾、增微"的施肥方案,试验站还制定了"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甜瓜施肥原则,重点推广了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改变了群众原有的施肥和浇水的观念,肥害的发生率由建站前的16%降低到1%以内,每亩节约成本80多元,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时至今日,在农业科技的支撑下,阎良甜瓜已成为全国著名品牌,甜瓜已然成为当地人走上幸福生活的"新引擎"。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