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09:43:46 薛保华 孙建恒
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是城市形象、市民素质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当前,杨凌示范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进展如火如荼,涌现“最美家庭”“最美司机”“最美环卫工”等感人事迹;各级层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加大整治力度,强化部门联动,以“下沉式”工作方式不断创新机制,把服务送到城市的末梢神经,加速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城市间绚丽绽放。
好人故事温暖一座城
7月初的一个上午,张铁军骑着电动车来到胡家底村。刚到村口,徐雪莉就从店铺里出来热情地打着招呼,“铁军,咋没开车过来?”他笑着回应,“嫂子,我现在行驶线路被调整,开上环一线了。”“好事情,这几年也辛苦你了,一直为我们家忙前忙后。”“哪里话,就是分内之事,你们以后有啥事,电话里告诉我,我和同事们都能帮忙。”
原来,徐雪莉两口子都是因残致贫,依靠当地政府和村子扶持开了一家小商店,因身体原因外出困难,商店供货一直是他们的大难题。
四年前,铁军驾驶杨凌12路公交车停靠在胡家底终点站时,得知了这一情况,向徐雪莉夫妻表明将义务帮他们送货,这一番举动,让两口子再次对生活燃起希望。
四载时光,铁军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来店里看店、摆货、修理电器,用铁一般的意志和军人的奉献精神,带给他们众多温暖,“活雷锋”精神也影响着公交车队其他司机,纷纷前来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今年杨凌“创文”浪潮火热,张铁军的事迹被市民赞颂,成为了地方“六德”人物的代表之一。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三个倡导”和实施“六德”工程,让正能量旋律萦绕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勇救落水青年的张新武”“助人为乐模范吕刚”……在康乐西路社区,老人抱着儿孙、父母领着孩子围观在小区门口,细细阅读着展板上的好人好事。“近年来身边的榜样越来越多,大家思想得到提升,生活环境焕然一新。”社区居民董师傅感慨道,群众的困难事干部们当即解决,说办就办从不马虎,大伙儿日子好了,幸福感油然而生。“通过线上线下流动式宣传,将更多文明之风输送到老百姓思想中,为城市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社区工作人员说,展板上的道德模范大部分来自民间,争做好人的思想热潮传递在人们心里,滋润文明之花由内而外悄然盛开。
创文中的志愿者标兵
8月7日,研究员陈永安刚从杨陵区蒋家寨村的田间回来,脸上挂着笑容,他解释,今天在农技培训课又成功指导30余名农户解决了猕猴桃产收上市面临的一些问题。
据了解,今年是陈永安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第三年,虽已年过花甲,但身体依旧硬朗,尤其是讲起农技知识时两眼放光,精神十足。陈永安说,猕猴桃作为陕西果业金字招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之一,每年都会有大量农户向他咨询各种产销上的难题。“我已经参加了近十届杨凌农高会百名专家现场问诊活动,这次培训班又将周边农户聚集到杨凌,面对面与我们交流心得谈体会,让专家知晓农业发展中的新问题,也为农民不断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近年来,由西农大退休专家教授组建的老科协会,为的是更好发挥西农人的科教资源优势,深入到地方一线,为当地农户实实在在送农经、解难题。陈永安说,老科协人对农业的情怀是代代相传,从任教到退休,躬耕于农业发展、技术培训、科技推广等工作,随着农高会专家问诊、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文化下乡等活动的接连举行,他们的农业志愿服务让千家万户的农民受益终身。
7月,火热的农科城,两级政府部门干部同志化身志愿者,轮岗践行道路交通引导员;文明观察员近日上线,按照点位对小区、公园、广场、街道、超市等人口密集场所进行问题查找并记录,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映至相关部门;国网杨凌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自发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随手做”环保志愿服务,由公司员工到周边社区、广场等发放宣传手册、开展便民咨询、分拣社会垃圾等,目前已累计进行43起300余人参与……不断兴起的志愿服务队伍让城市文明蔚然成风。
新机制疏通城市创文末梢神经
路是农村发展的纽带,路好了人就走得踏实,才能铆足劲儿奔小康。渭惠路是杨凌东西主干道,阳光社区与姚安社区毗邻一侧,其中一条“隐蔽”的通村路面早已是满目疮痍。“这条路是我们两个村子进出的捷径,因周边高楼围墙遮挡,维修工程始终不到位,顽疾存在已久。”阳光社区居民杨明慧为这事抱怨了多年。最近,听说城市创文办已将此问题迅速反映到相关部门,8月初便有负责人带队前来勘探现场,布置维修方案,这位80岁老人笑着竖起大拇指夸赞:现在的干部敢担当,有作为!
创文要下狠功夫。杨凌通过明察暗访,倒逼各部门负责人落实主体责任,从行业治理中解决民生反映的强烈问题,深入实地进行摸排走访和集中整治,把问题摆在桌面,现场问、现场办。“8月初我们已经开始申报,预计半个月就能把道路重新修复。这次与施工方签订保修合约,三年内紧盯工程质量完成付款,保证工作既有效率又有质量。”杨陵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在阳光社区施工现场说道。
在城市文明创建过程中,杨陵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率先落实区政府打造“四个一”工程,推出一个公园、一条街道、一条巷道、一个广场的具有城市代表性地方,为全民参与城市文明建设形成样板。
文明始于心,杨凌示范区在探索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各项责任;创建践于行,干部做人民的“店小二”,尽心尽力为民排忧解难;文明见于细节,群众主动参与,积极发挥群防群治主观能动性。只有全民参与,解放思想,在“你我他”中建立精神桥梁,分享获得感、收获感,幸福感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