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入伏以来 绿豆市场是否好转?

2020-08-19 17:32:35   

夏季是商品绿豆传统需求旺季,但随着近几年人们对于消费观念的改善,导致夏季对于商品绿豆需求量不断下降,各地市场成交量有限,绿豆价格涨跌不定,商家采购较谨慎。入伏以来,商品绿豆市场是否好转?

进口绿豆销量占比增加

随着进口绿豆增多,价格占有优势,销区市场商品绿豆逐渐转向进口,目前进口绿豆在市场占比在70%以上,而国产商品绿豆需求占比逐渐减少。且粮商对于价格不认可,粮商逐渐将国产绿豆加工做芽豆,而商品绿豆多是芽豆加工,因此采购量逐渐下降。

因需求量减少,导致传统旺季国产商品绿豆价格不涨反跌,价格从5月初的9.20元/公斤,跌至7月19日的8.40元/公斤,跌幅为8.70%。

总体供应量减少

近日港口缅甸绿豆价格出现上涨,据卓创了解,因往年6月份前后上市的毛杂豆水分较高,导致湿毛杂豆和干毛杂豆价差在800元/吨,甚至能达到1000元/吨。而今年因少雨,干旱原因导致湿毛杂豆量很少,同时绿豆减少40%-50%,从而导致绿豆货源量减少,推动缅甸绿豆价格上涨。截至7月19日云南瑞丽毛杂豆提货价在7300-7400元/吨,不到一周时间价格上涨400-500元/吨,涨幅为6%左右。

购买周期缩短

虽然港口绿豆价格上涨,但国内大部分商家采购较谨慎,保证合理库存,根据库存情况或港口价格适量补货,甚至有商家因走货慢,在周边市场调货,无大量补货意向。7月16日已经入伏,伏天前后40天时间,市场前后消化仅有一个月时间。8月7日立秋,部分商家考虑,立秋之后部分地区早晚时间气温开始下降,商品绿豆需求量从而开始减少,多数商家谨慎采购,根据库存情况适量补货。

卓创认为,虽然港口缅甸绿豆货源不多,价格上涨,但国内多数商家仍是谨慎采购,难以拉动价格持续性上涨,后期价格涨幅,看国内天气及商家采购情况。而国产商品成交惨淡,无力拉动价格上涨,预计价格持续偏弱为主。

孙萌萌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