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农村“以地养老”可行吗?2大问题需解决!

2020-08-21 16:11:17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养老问题已然成为一个难题,尤其是农村的老人。

对比城里老人,很多人都没有养老保险等等一些晚年保障,农村老人晚年基本上还是只能依靠子女的赡养,平时子女的压力就不小,为了减轻负担,所以经常在村里还可以看到一些老人下地干活,生病尤其不敢去医院。

农村养老新模式:“以地养老”!

有人提出“以地养老”的模式,农村老人以土地流转、转让或有偿退出的方式,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

随着农村土地改革工作的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全国共有2838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2亿农户,确权14.8亿亩承包地;通过土地确权登记保障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同时激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等权限之后,在2017年国家就逐步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以地养老”的改革。

让农村居民将农村的土地、房屋等资产进行变现,或者交给农村集体组织、养老机构、个人等群体,而由农村集体组织、养老机构、个人为农村居民进行养老,农村老人可依法自愿流转其土地经营权,或通过承包地有偿退出的方式,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达到以地养老的目的。

这样既可以有效盘活农村的闲置土地、农房等资源,也能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

“以地养老”可行吗?2大问题需解决!

“以地养老”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实际起来,还是有些矛盾需要解决的,比如这2个问题:

(1)土地流转、退出能拿多少钱养老?

这流转、退出土地不仅仅只在养老的时候想想,现在粮价不高,生活种植成本却一再上升,不少村里的人只能“被迫”外出务工,土地没人打理,最好就是流转出去,但这流转又能拿到多少收益呢?后台也不少人在问:自己都在城里定居了,土地拿了也没用,退出能补偿多少啊;山区太偏了,这土地耕作起来太费力,流转出去能拿多少钱?

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土地流转价格价位,通常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根据土流网发布《土地流转大数据分析报告》耕地流转价格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土地流转价格差异明显,尤其东西部差异尤为显著。

分省份来看,东部省份比西部地区要高;从位置看,城郊地区比偏远农村地区要高。目前,经济发达的上海、北京等地均价在1400-1800元/亩/年不等;河北、山东等地均价在800-1200元/亩/年不等,比如从土地类型来看,水田等要比旱田价格要高。

总的说来,退出和流转都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所以具体价格还得以当地咨询的价格为准!

如果是山区偏远地区的话,流转价格不会高,这租出去一年每亩地也就几百元钱,这对养老真的会有很大帮助吗?

(2)有户没地的农民怎么办?

这也是头疼的问题,现在的农村并不是所有人都分到地了。

特别是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发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继续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消息,第二轮承包到期后想重新分地的希望是没了。

所以这个“以地养老”并不适合所有农村老人

 (农视网)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