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盘活集体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

——“中农优品产地行”大型系列直播活动暨第六届“醉美新集·葡萄采摘文化节”启动

2020-08-28 11:13: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吴凡

一排排的葡萄架整齐划一,错落有致,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从叶子缝中垂落下来,像一座座倒挂的珍珠宝塔,绿的剔透如翡翠,黑的透亮如玛瑙,摘一颗放在嘴里,丝丝甜意瞬间在味蕾绽放……8月27日上午,在新集村第六届“醉美新集·葡萄采摘文化节”来临之际,“中农优品产地行”大型系列直播活动来到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揉谷镇新集村的有机(转换期)葡萄采摘园内,将镜头对准这座有着“杨凌吐鲁番”美誉的村庄,聚焦产业富民的乡村画卷,赴一场“新集葡萄”甜蜜采摘之约。

9D5A0028

特色产业挺起村民致富主心骨

“新集村能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教资源优势,掌握最优种植技术;二是村庄地势高,温差大,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三是发展有机葡萄,打造‘品牌效应’。”提起近年来新集村葡萄产业的发展,村党委书记陈增科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远近闻名的“葡萄小镇”,近年来,新集村依托科教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以及地理优势,不断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杨凌经验”,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添砖加瓦。

新集村党委书记陈增科正在向记者介绍村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新集村党委书记陈增科正在向记者介绍村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陕西新集的葡萄都是坚持自然种植,近期正值葡萄采摘时节,想吃新鲜葡萄的群众可以周末带家人来现场采摘,只要30元就可以品尝到个大味美、品类繁多、品质优良的新鲜葡萄,体验入园采摘的乐趣,还可以欣赏到田园美景。”在葡萄架行间,记者看到两名主播现场进行带货,推介园区内的葡萄,寥寥几句就将新集村葡萄特点展现出来。据了解,短短两个小时,线上1.2万人进入直播间咨询相关信息。

线上线下相结合,新集葡萄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成为助农增收新希望。

产业发展铸就乡村振兴主力军

产业兴,则乡村兴。

从最初种植规模小,市场经济制约和缺乏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到现在形成以葡萄和葡萄育苗为主的特色产业,并先后成立杨凌新集先锋葡萄专业合作社等六个农民合作社,新集村采取依靠科技、示范带动、全面推广的方式,助推当地果农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主播小美在葡萄架间进行现场直播

主播小美在葡萄架间进行现场直播

据陈增科介绍,新集葡萄产值最高时达到6000万,目前葡萄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去年开始,村里搞起林下养殖,订购了1000只红公鸡,在连栋避雨温室大棚内进行散养,打造循环经济模式,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今年我们又订购了5000只鸡苗,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增收致富奔小康。”此外,经过多年种植经验的积累,新集葡萄技术员手持职业农民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证,走出杨凌、走南闯北,将新集先进的葡萄种植理念和管理技术输送到全国各地。“去年村上出去19个‘土专家’,平均年收入在15~20万元,还有村上的女子嫁接队,常年在外搞技术嫁接。农民变‘专家’,靠技术输出发了葡萄财。”陈增科笑着说道。

9D5A0023

2018年,揉谷镇新集村的葡萄喜获“杨陵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杨凌荣获的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如今,新集村还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着力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休闲为一体的葡萄小镇,撬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集村正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农业+旅游”转型升级。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