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陕西山阳县:贫困村吃上了“产业饭”

2020-09-01 10:16:55   

“土地流转给了企业后,我在企业的养殖场喂鸡每月还能挣3000元,年终还有分红,家里的收入提高了,生活也有了奔头。”山阳县十里铺街道办磨沟里村五组的贫困户崔学成高兴地说。

崔学成正在喂鸡。 靳天龙 摄

今年68岁的崔学成家里有五口人,由于年龄大,外出打工已经找不到工作,妻子患有糖尿病,儿媳妇身体也不好,家里只能靠儿子外出打工挣钱勉强维持生活。“陕西广远农牧科技集团流转了磨沟里村384亩村土地,建设秦岭臻品生态农业产业园,磨沟里村28户贫困户都安排在产业园工作,村民收入得到了提高,生活也改善了。”磨沟里村驻村第一书记邓金锋说。

土地流转 “转”出群众好生活

“家里的山坡地,种庄稼收益很小,土地流转后,平地一亩每年800元,坡地一亩每年500元,年底还有分红。像我这样年龄大的女人外出打工都没有人要,没想到会被聘用到生态农业产业园来养猪,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工资。”58岁的李根根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总投资1.5亿元的秦岭臻品生态农业产业园,采用产业+乡村体验游的模式,以发展秦岭山地特色土鸡养殖为主导产业、以带动当地贫困户为主导思想。结合了高山蔬菜种植、林果采摘、农耕体验、民俗文化、珍禽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山生态农业综合产业园。

秦岭臻品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养鸡场。 靳天龙 摄

秦岭臻品生态农业产业园的猪舍。 靳天龙 摄

秦岭臻品生态农业产业园分为两期建设,一期主要以秦岭山地土鸡示范养殖园建设为主,投资近2000万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技术力量,结合陕西广远食品公司的屠宰、深加工及销售能力促使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二期规划结合乡村振兴,着力打造秦岭深山农特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民俗文化、儿童乐园、智慧养老、农耕体验等乡村体验游项目。陕西广远农牧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长民说,目前一期已全部完成投产,可实现年出栏20万高山林下散养土鸡及1500万枚土鸡蛋,现存栏土鸡总共6.8万,种类主要有固始鸡、麻鸡和传统土鸡。

技能培训 促进群众好就业

磨沟里村24岁的崔中力,由于没有文化,平时只能外出打工干体力活。村里土地流转后,陕西广远农牧科技集团安排磨沟里村有志青年培训学习技能知识,学成后就在产业园工作。从没有文化到学有所成的崔中力,如今已经是秦岭臻品生态农业产业园的技术骨干了。

散养的土鸡。 靳天龙 摄

“土鸡养殖过程主要分为雏鸡、青年鸡和成鸡三个阶段,雏鸡为0-30天的幼鸡,要生长在环境为35-38℃的温室,30-60天通常称为青年鸡,这个阶段要在集中标准化鸡舍养殖,在这两个阶段将鸡所需的20余种防疫全部做完,60—240+日龄(出栏)为林下散养即成鸡阶段。”崔中力介绍土鸡养殖的流程。

“我父亲之前也在外打工,村里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就在产业园工作了,我和父亲两人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农忙时节也能照顾到家里,产业园逢年过节还给我们送来米面油和礼品。”崔中力满脸喜悦地说。

产业扶贫 托起群众致富梦

在磨沟里村像崔中力父子在产业园工作的不止一家,有兄弟俩一起在产业园工作的,还有夫妻两口一起在产业园工作的。通过产业扶贫,老百姓兜里鼓起来了,幸福感也提升了。

邓金锋说:“秦岭臻品生态产业园的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提升了,道路也拓宽了,村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极大解决了村民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了村民就近就地务工,固定用工30多人,忙时用工多达100多人。”

磨沟里村的崔秀山,之前一直在外打工,经常会遇到拖欠工资。“自从秦岭臻品生态产业园建设开始,我一直就在产业园干活。2019年一年下来我就挣了62000元,是我们村挣得最多的人。”崔秀山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秦岭臻品生态农业产业园的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当地104户(贫困户23户)增收、建设期劳务带动周边贫困户33户增收。目前总带动贫困户51户,户均年增收15000元以上。秦岭臻品生态农业产业园二期建设包括农耕体验园、林果采摘园、高山蔬菜种植园、珍禽观赏园、儿童乐园、乡土作坊、乡村民宿等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带动更多的贫困百姓致富。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