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09:45:27 孙建恒 万英俊 薛保华
近日,记者走进杨陵区王上村,这里到处呈现出一派文明和谐的景象。“图书墙”的一角,村民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笑脸墙”上,展示着村民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荣誉墙”写满“明星”村民的光荣事迹……王上村的这“三面墙”,换了村庄模样、“富”了村民脑袋、滋养了文明乡风。
当前,杨凌示范区以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开展创文“十大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书墙”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老王,啥时候该给猕猴桃施肥呢?”“来旺,这两天下雨,有啥要注意的吗”……高级农技师王来旺和几个村民一起在图书室里交流农业技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询问,王来旺耐心讲解。
“现在村上书香味很浓,大家一有空就来这里学习,村民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王来旺告诉记者,村里在图书室搭建了文明乡风平台,既增强了村民的文明意识,又增长了村民的见识,这些实实在在的转变大家都感受得到。
乡村图书室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载体。记者了解到,王上村的“图书墙”总计藏书1万余册,价值6万余元,不仅有很多实用的种植技术类图书,还有很多社会类、历史类、科学类、儿童类读物,适合村里各类人群阅读。阵阵书香,推动了王上村乡风文明建设。
“笑脸墙”上的美德风尚
“图书墙”的西头是“笑脸墙”。在这面“笑脸墙”上,不仅有王上村的文明户、道德老人,还有评选出的“好媳妇”“好婆婆”。
今年74岁的王治辉老人,是“笑脸墙”上一员,他家门口挂着“十星级文明户”和“诚实守信 以德服人”家训十分醒目。“多年来,我一直把家庭美德作为教育子女、家风传承的一项内容,教他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严以律己,让美德风尚代代相传。”王治辉说,现在村上好多人见面微笑打招呼、行为得当懂礼貌,言谈举止都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石。近年来,王上村把美德“挂”在了墙上,更根植于村民的心里,积极引导村民从家庭做起,讲道德、守法纪,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使更多的家庭自觉参与到文明和谐家庭创建中来,一批批“好媳妇”“好婆婆”和文明家庭相继涌现。
“荣誉墙”背后的实干笃行
“笑脸墙”的旁边是“荣誉墙”。王上村着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带动作用,推动村经济发展持续好转。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个苦干、实干的劳模群体,他们中有医生、老师、党员干部、科研人员和致富的“领头雁”。
李建辉是“荣誉墙”上的“85后”。在李建辉看来,这是村上对他的认可与鼓励,认可他在蔬菜种植上取得的成就,鼓励他带动村民致富的行为。记者见到李建辉时,他正在将一盘盘西红柿种苗装车,准备运输出去。“现在村里大多数种植户年纪都大了,很多没有车运输,只要是杨凌的客户,我都帮他们免费送上门。”李建辉说,农村人总有割舍不下的黄土情,他希望能把育苗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村里更多劳动力参与进来,村子富了,村民才有好日子。
“设置‘三面墙’,就是要让村民‘富’脑袋、‘鼓’钱袋,在村里营造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展示村民文明形象、幸福生活,掀起人人参与文明乡村建设的热潮,以‘文明王上’的生动实践,加快杨凌示范区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步伐。”王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社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