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17:52:52
初秋,乌什县亚曼苏乡尤喀克亚曼苏村的沙棘林,生机盎然。5000多只鸭子在林中自由徜徉,有的啄食落地的沙棘果,有的觅食树叶上的虫子,有的在天山冰雪融水下的河流中嬉戏,放眼望去一派闲适安恬的田园场景。8月28日,记者走进乌什县亚曼苏乡尤喀克亚曼苏村“沙棘鸭”养殖场,一睹“林下养鸭”的致富新模式。
“我们的鸭子每天在沙棘林‘散步’,吃的是沙棘叶和沙棘果,喝的是天山雪水,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原生态‘沙棘鸭’。”乡尤喀克亚曼苏村党支部书记钟海军指着漫山遍野溜达的鸭子说,沙棘鸭生长周期大概三个半月,一只“沙棘鸡”售价70元左右,一年可以出栏3批沙棘鸭,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钟海军告诉记者,乌什县分布着大量野生沙棘,被誉为“中国沙棘之乡” ,且县域内常年有冰雪融水流下,水质优良,借助这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尤喀克亚曼苏村为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今年开始由村党支部试验示范进行林下“沙棘鸭”养殖,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引导群众发展林下养殖,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沙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大果沙棘被誉为“高原圣果”、“植物黄金”。该村沙棘鸭,遵循了农家放养鸭的原生态养殖方式,沙棘鸭觅食沙棘叶和果,沙棘树则汲取农家肥,相互构成生态小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放养鸭啄食树干树叶上的虫子,对沙棘树起到了自然防护作用。而沙棘鸭长期进食沙棘果和叶,摄入了丰富的营养,肉质和蛋品远非普通放养鸭能比。
托合提尼牙孜·萨依木是尤喀克亚曼苏村村民,以前家里主要收入来源靠着家里的几亩核桃和种植其它其他经济作物,收入不是很理想,今年村委员的动员下,开始养殖沙棘鸭。托合提尼牙孜·萨依木说:“鸭苗是由村委会统一购买,每只3元,当初我购买2000只鸭,在有些日子等沙棘鸭出栏,估计纯利润有2万块钱。”
钟海军说:“通过前期的反复试验,研究湿度环境和饲料配比,已经找到一条适合当地的养殖方法。目前,已经有乌鲁木齐和阿克苏的不少客商来预定沙棘鸭,证明我们村发展沙棘鸭是可行的。下一步,我们将在村里全面推广,由村委会统一提供鸭苗,打造出属于我们村的特色产业,让村民以入股或合作社代养的方式增加群众收入。同时,通过合作社还能解决部门困难群众就业问题。”作者:李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