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国内花椒产业进入低谷期

2020-09-07 15:08:23   

今年,全国花椒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各产区花椒价格大幅度下跌。针对花椒之困,业内专家认为,市场低谷期是品种更新、提质增效的黄金期,广大椒农要坚信我国市场对花椒的消费潜力,积极应对。

全国花椒面积

三年多了1500万亩

今年花椒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有些地方干花椒一度跌到每公斤40元以下。对山东花椒产区而言,花椒价格下跌幅度更大。知名调味品企业百佳集团有关负责人蔡杨杨介绍,此前花椒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状态,2018年出现拐点,2020年花椒陷入困局。

花椒价格陷入困局的原因之一,是我国花椒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产量逐年攀升。据山东省经济林协会会长赵之峰、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华田统计,2018年全国花椒种植面积2500万亩,年产椒皮35万吨,花椒产业产值约350亿元;2020年全国估计种植面积4000万亩,产量40万吨以上。全国花椒消费需求大约35万吨,现在产量已经超过需求量。也有专家估计,全国现有椒园超过4500万亩,其中半数为近五年来新建的幼龄椒园。

据王华田教授观察,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河北等省份花椒产业迅猛发展,其中,政府及各级行业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现了很多数十万亩、上百万亩的花椒县。

花椒深加工

面临三方面困境

作为山区的重要经济树种,我国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专业市场和营销体系,加工业正在逐步向数量和质量方向发展。目前除了传统的精椒加工、花椒粉等调味品加工和花椒酱菜加工之外,已经出现花椒提取物深加工企业。但是,这改变不了我国花椒深加工业依然整体落后的局面。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花椒加工面临非标准化、杂质难控制、没有品牌更没有品牌效应的窘境。

“花椒加工业发展滞后,目前只有精椒加工、花椒粉、花椒调味品和花椒酱菜加工,停留在初加工和粗加工水平。”从事经济林研究多年,王华田对花椒产业的精深加工充满期待,“花椒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价值。但目前在医药工业领域缺少对花椒药品和保健品加工利用的研究和开发。”

不得不提的是,花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后,导致农残超标,严重影响了花椒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

市场低谷

正是提质增效黄金期

如何破解花椒困局?专家呼吁,要加强科研、企业和椒农的交流合作,从而破解花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从而稳定并实现花椒产业可持续发展,防止椒农损毁椒树,避免伤害椒农利益。

有专家表示,从市场端来讲,花椒的消费还是在增长的,人们越来越青睐川辣、藤椒系列的口味。对此,王华田教授持相同意见:“花椒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据他分析,花椒产业必定要重新洗牌,从产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现在是花椒的市场低谷期,更是广大椒农品种更新、提质增效的黄金期。”赵之峰表示。

在王华田看来,山东花椒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于,建立“加工+有害生物防控+合作社生产”三位一体产业联盟,力争做到花椒有害生物安全标准化防控、花椒规模化生产、多出优质花椒产品(低农残、高辛香)、花椒出口及精深加工形成规模。他鼓励低产老品种椒园借市场低迷期尽快更新品质,并推荐大红袍、狮子头、无刺椒、黄盖等秋椒品种,凤椒等伏椒品种。力争3至5年内,在全省建立10万亩优质花椒加工出口基地。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