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巴山深处的“抖音村”

2020-09-22 14:53:58   

“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间。我带您看木耳是如何长出来的,记得点关注哦!”每天14时30分,石坝子村的彭慧玲都会准时出现在抖音上,直播自家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与人们印象中的“网红”相比,她的直播环境略显简陋。没有演播室,也没有化妆,在大棚内,彭慧玲就蹲在架设的手机前侃侃而谈。

不过,这样的直播更令人印象深刻。她的身旁,食用菌棒堆积如山。身后,工人们正在给菌棒打孔。大棚之外,雄峻的大巴山峰峦叠翠,与蓝天白云相映,宛若大自然的调色板。

灿烂金黄的油菜花海,凉爽宜人的高山草甸,促农增收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异军突起的电子商务……短短两三年时间,宁强县巴山镇石坝子村从传统耕种模式的高山村庄,成了一个集乡村旅游、共享农业、直播带货为一体的“抖音村”。

石坝子村地理位置特殊,平均海拔1400米,农产品品质优良。但由于信息闭塞、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始终难以走出大山。2018年,宁强县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后,石坝子村抢抓机遇,着眼本村电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农产品“触电”。

村民杜天超是石坝子村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会长,他是宁强最早吃电商“螃蟹”的人之一。大巴山的香菇、木耳、红薯粉条等,都被他搬到了网上售卖。这两年,视频直播兴起,杜天超在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注册了账号,取名“秦巴阿超”。目前,“秦巴阿超”账号粉丝总量超过50万,团队已扩充到30多人,年均销售金额超过100万元。

受中高山地温凉气候影响,石坝子村盛产的“彩色土豆”在周边毗邻地区家喻户晓。多年来,“彩色土豆”主要靠外来小贩来村购买,价格提不上来。为此,村上依托县邮政公司的邮乐网、拼多多、抖音、快手、微视等网络平台,组织线上推广销售农产品。

同时,该村动员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微信朋友圈、邮乐小店分享、抖音等平台宣传推广,将大山深处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去年,全村销售萝卜、包菜、土豆、茄子等蔬菜共计115万余公斤,助农增收60万元,解决了241户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疫情过后,消费需求向线上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这对我们是个契机。”9月5日,宁强县副县长霍晓立说,在现有基础上,宁强计划在石坝子村等地打造电商网红村,推广“电商+旅游”短视频、直播带货模式,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让更多游客领略秦巴山区的美食与美景。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