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体验“上海米道”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庆丰收大展示开幕

2020-09-25 15:08:24   

用大米做的面膜、用LED灯代替自然光照的水培蔬菜……9月22日,以“礼赞丰收,致敬农民,回馈市民”为主题的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庆丰收大展示系列活动在上海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农产品、非遗文化以及最近科技成果亮相现场,尽显“丰收盛景”,带来“上海米道”。

此次活动设立浦东、崇明、松江等9个涉农区、市农科院、市妇联、市花卉行业协会及光明、上实集团等14个展团展区。各展区线上线下联动,场内场外互动,结合“大展示、大推介、大品鉴”要求,设置主体形象区、互动品鉴区、直播表演区等区域,让市民感受一场别具一格的丰收盛宴。

2705927393930660554

上海农业展览馆一层,硕大的灵芝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围观,大家好奇,“这么大的灵芝是如何种出来的?”上海市农科院院长蔡友铭介绍,这里凝聚着上海农科院的科研成果,不仅仅是这棵灵芝,展区内的各种食用菌、蔬菜水果、家禽产品都体现了农科院建院60年以来的重要研究成果,而科研也成为支撑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庆大米成为各展台的主打产品。比如,松江的“松林大米”、崇明大米等,现煮米饭的香气留住了参观者的脚步。闵行推出的糕点试吃深受市民欢迎,嘉定的南瓜被观展者评价为“香甜软糯,像红薯”,崇明的甜芦粟也引来不少吃客,崇明区农委产业发展科科长邱源亲自示范甜芦粟的吃法……

7348043168630065505

近年来,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各区纷纷推出了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及创新农产品、衍生产品。记者发现,在奉贤展区,用大米做成的面膜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了路人的目光;嘉定展区,用LED灯代替自然光照,水培蔬菜也让观展者大开眼界。

此外,各区还展出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丰收节增添了文化艺术气息,比如,金山农民画、嘉定徐行草编、松江顾绣、宝山罗泾的十字挑花等。参观者感慨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妙之时,也希望这些民间技艺能代代传承。

7463541900108477651

“我已经想好了要买什么回去。”“这次展览很让人印象深刻。”“这里的米饭,我可以不配菜吃下一碗。”现场观展市民纷纷为丰收节点赞。

据悉,此次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庆丰收大展示系列活动中,新闻晨报·周到上海还携手16个区融媒体中心、太古可口可乐上海申美在现场搭建了“我们在乎”直播间,为市民带来3天共计5场直播,让市民在线上也能感受丰收盛景,并为现场观展市民、农业工作者代表、展会工作人员提供纯悦水或定制可口可乐,传递“我们在乎”的理念。

实习生:谷幸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