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7 14:30:06 行波
为进一步加强杨凌示范区与“京津冀”地区对接,推动杨凌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9月22日,陕西省商务厅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联合在北京举办杨凌—北京投资促进活动暨招商推介大会。
活动现场,国家有关部委司局,陕西省政府、商务厅,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以及20余家商协会和研究机构相关负责和90余家在京知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杨凌发展大计。
在杨凌发展,我们信心更足
五年前,步长制药公司的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调整,需要布局建设一个走向国际市场的产业基地,先后考察了中国多个地区,也接触了全国多地的招商团队,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杨凌。
“五年来,从选择杨凌到落户杨凌,证明了步长集团董事会的决策是正确的。一方面,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大力实施‘3631’方略,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引进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筹建三甲医院、大型综合商业体等,解除企业高管及员工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杨凌有着独一无二的省部共建体制优势,在国家政策支持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企业上行通道,为我们实现销售型向科研型转化提供了支撑。”步长制药副董事长、常务副总裁、杨凌步长董事长王益民在发言时说。
时下,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项目正在杨凌如火如荼建设,3300米农用地围栏工程、720平方米POT自动化温室和1800平方米日光温室已基本建成。
中化集团总会计师、中化资本董事长杨林在发言时说,“先正达集团和示范区合作,在杨凌共建世界一流的种业研发中心,该项目将把先正达全球的优质资源以及中国当地的资源,重新组合,打造世界一流的种业研发和工程技术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省政府和示范区的领导为中心建设尽早复工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确保了我们的工作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位于杨凌示范区滨河路的杨凌翔林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独立子公司。如今,公司信息素迷向系列产品能大幅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部分产品已连续多年出口到韩国、伊朗、捷克和日本等国家,具有巨大市场前景。
“记得2018年,公司因上马新项目,急需新增20亩工业土地,招商局相关领导积极协调,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就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新冠疫情期间,示范区管委会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大力推动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上半年我们杨凌公司营收不降反升,较去年同期增长120%。”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艮中在发言时说。
据了解,受益于杨凌农高区丰富的农科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在管委会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捷四方杨凌公司现已发展为占地50亩、员工140余人的规上企业,陆续获评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示范区瞪羚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在中捷四方的总体发展中起到了核心驱动作用。
恳谈交流,共话未来合作
在大会上的答疑解惑环节,参加会议的企业就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提问,纷纷向杨凌抛来了橄榄枝。
“我想提的问题是在杨凌的数字农业建设中,我们企业参与的形式和方式是如何的?是不是在投资建设和运营这些方面都要参加,在投资上,政府是否有配套的资金以及一些优惠政策?如果建成以后,运营上是不是政府和企业来共同运营,运营的年限有没有限制?还有在税收等等这些方面有没有优惠政策?”联想集团中国服务事业部负责人说。
“我们关注联想也很久了,杨凌目前正在打造数字农业的产业高地,您提的刚好是我们配套必备项目,对于给数字农业产业高地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我们会从建设内容、投资规模、盈利模式进行考察,对于数字农业我们更关注应用层的设计和使用,在配套政策和资金的时候,主要关注点是在应用层上,应用层做的有多好,我们配合的政策和资金力度就有多大;运营年限上在杨凌,我们的心态和政策完全开放,充分尊重企业的需求和意愿……”杨凌示范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李继广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我是从事生物养殖这一块业务,我们在辽宁营口已经落地了47平方公里,现在准备想把总部设在杨凌自贸区,但需要大量的土地,我想问杨凌自贸片区能否解决发展‘飞地经济’和养殖需要的土地性质问题?”恳谈会上,林虾(中国)海洋生物工程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聂文江提问说。
“我觉得农业自贸区就是要不断听到这样的一些诉求,您刚才说把总部放到杨凌自贸片区,做‘飞地经济’,当前,我们也正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这和我们示范区发展方向很契合,是没有问题的。您刚才提的搞养殖的土地政策,如果来杨凌投资,我们政府有产权交易中心,由政府来给你租地,只要项目好,符合杨凌发展需求,这些问题我们都会解决。”示范区农业局局长马江涛说。
一阵阵询问和解答声,在活动场接连不断。
杨凌的机遇与优势并存
杨凌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我国首个国家农高区和全国唯一的农业自贸片区。23年来,杨凌围绕履行国家使命,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行之路,已成为国内外独树一帜、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农科圣地、田园新城”。
当前,杨凌示范区面临着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以及上合农业基地建设、农业自贸片区建设等机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国家战略维度看,杨凌拥有22个国家部委和陕西省共同支持建设发展的‘省部共建’体制优势和‘示范区+自贸片区+上合农业基地’的三重叠加优势,入杨凌发展,可顺‘天时’之机;从区位交通维度看,杨凌地处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毗邻咸阳国际机场,是关中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连霍高速、西兰高铁、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区域经济活力强劲,入杨凌发展,可得‘地利’之便;从产业发展维度看,目前已形成了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涉农装备制造等百亿级产业集群,种业、人工智能、设施农业、文旅农业等涉农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加速形成集群,入杨凌发展,可享‘政通’之优;从环境要素维度看,杨凌拥有7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7000多名农科教人才,是国内外农科教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区内景美人和、风清气正,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入杨凌发展,可占‘人和’之利。”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九红这样介绍杨凌的投资发展机遇合作蕴含的商机。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大力实施“3631”方略,行政审批流程不断优化、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法制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此次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招商引资推介大会、招商引资恳谈会、双创和智慧农业谷项目对接会,以及特色产品展示品鉴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地区涉农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杨凌对外影响力,助力杨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杨凌招商引资提供了对接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