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情浓双节 爱驻人心——杨陵区农广校开展杨陵区高素质农民感党恩献爱心活动

2020-09-30 10:19:00   


实习记者 何昕楠

国庆节和中秋节“双节”来临之际,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息。9月29日,在杨陵区农广校组织下,一群高级职业农民来到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社会福利院,开展“情浓双节 爱驻人心”为主题的杨陵区高素质农民感党恩献爱心活动,让福利院里的孤寡老人及儿童感受到浓浓的社会关怀。图片1

秋日暖阳 爱心绵长

在福利院,杨陵区农广校相关负责人向院内的老人和孤儿们送上温暖的节日祝福。同时,向工作人员了解福利院的运行情况,详细询问老人和孤儿们的身体、衣食住行等状况,并嘱咐管理人员要全心全力照顾好他们的起居生活,让他们过一个愉快、温馨的节日。

看到这么多爱心人士前来看望自己,老人们心里更是乐开了花。据了解,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都是杨陵区农广校毕业的新型高素质职业农民。他们用学到的农业新技术,创新种植模式,优化种植技术,真正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杨陵区农广校的牵头下,这群高素质职业农民将礼品和自己生产出来的水果送到了福利院。秋日暖阳,暖的不止是身体,也让这些孤独的老人和孩子们的内心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温暖。在疫情关键时期,他们的行为,展现出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责任与担当。

图片2

图片3

凡人善举 爱满农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德敏老师,是杨陵区农广校特邀教师。面对记者,他表示,“在大家的印象里,今天这样的活动,都是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们做的。我们农民长期生活在社会最低层,是这个社会里收入最少的社会群体之一。通过在农广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素质,提升了生产经营能力,大家不但解决了自身的生产生活问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而且能够做到知恩报恩、奉献社会,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在我工作过程中,我和在校学习的大学生、身边的党员同事来过这里献爱心很多次了。但是,和农民朋友来到这里,是我的第一次,我相信,也是这个福利院接受普普通通的农民朋友献爱心第一次。”

刘德敏告诉记者,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也需要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走进福利院,奉献爱心,传递温暖,可以传播社会正能量,传承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希望通过开展此次慰问活动,能够促进全社会形成敬老爱幼的新风尚,让每一位老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享、老有所乐”,让每一位儿童都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图片4

新型职业农民做实事、献爱心,为老人和孩子们平平淡淡的生活添上了一缕缕暖阳。“你们的爱心善举,彰显了杨陵高素质农民的精神境界和精神风貌,体现了杨陵区职业农民培训的效果。此举表明我们杨陵区的高素质农民名归实至,我们作为农业示范区里的农民不仅仅在发展农业方面给全省做出表率,不仅仅对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也带来了社会效益。”刘德敏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用自己的方式开展感党恩献爱心活动,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了“爱老、尊老、爱幼”的精神,是百姓的福气,是中国的希望。在乡村振兴新时代,高素质农民这群“阳光部落”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