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杨凌示范区与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CSAM)、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举办“中亚国家旱作农业气候智慧型机械化在线培训班”

2020-09-30 21:08:00   

微信图片_20200930233059

为加强与联合国组织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9月30日,杨凌示范区与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CSAM)、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举办了“中亚国家旱作农业气候智慧型机械化在线培训班”。

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经社会中北亚大区办等联合国机构及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负责人,有关大学与科研机构专家及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围绕有关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代表介绍了所在国农业发展状况。在之后的授课交流阶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富仓教授以《旱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及大田实践》,联合国粮农组织可持续集约化耕作系统农业官员哈菲茨博士以《中亚地区保护性农业机械化技术》为题,分别进行了在线授课,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此次会议主会场设在北京,在杨凌、意大利罗马、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地设有远程视频会议分会场,通过Zoom远程在线会议平台,采用中、俄、英三种语言进行直播与交流,来自中亚国家的100多名政府农业官员、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杜鹏出席此次活动并致辞,他说到:“杨凌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聚集着7000多名农业科教人才、技术推广团队和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每年承担着大量的国际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任务。自2005年以来,杨凌已累计承办国家援外培训项目125期,完成面向110多个发展中国家3000多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的援外技术培训任务。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杨凌示范区采用远程线上培训形式,开展了四期援外课程,线上培训总点击量5900余次,在线教育两千余人。近期,随着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的加快推进,杨凌示范区将为深入拓展与中亚国家在现代农业领域合作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此次培训班是杨凌示范区首次与联合国机构合作开展面向中亚国家的线上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对进一步加强杨凌示范区与联合国机构在农业领域务实合作,提升杨凌对外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微信图片_20200930233114

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是致力于通过农业机械化实现生产增收、改善农村生计和减少贫困的区域性机构,其职能是为亚太地区62个成员国和准成员提供支持,在可持续农业机械化领域,充分发挥现有平台的作用,通过信息交流与知识分享,促进科研与发展,加强技术合作,以助力实现国际社会所达成共识的发展目标。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作为联合国抗击全球饥饿的一线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组织。自1961年成立以来,世界粮食计划署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所需食物,过上积极、健康的生活。2016年3月,世界粮食计划署与中国政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合作,终结全球饥饿。展望未来,采取三大措施,共同减少全球饥饿:南南合作、国内项目、合作募集资金。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作为卓越中心,按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及目标17开展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通过政策对话、技术培训与交流、专家派遣、政策研究、在线交流、培养青年创业农民等方式,把中国在粮食安全、营养改善和扶贫方面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