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湖南桃江:实现乡村振兴 田间里舞出幸福生活

2020-10-14 09:52:44   

蓝天白云掩映下的克上冲活动中心,村民们尽情的舞蹈。他们用肢体语言,展示外出务工的成效、感慨天翻地覆的变化、憧憬精彩无比的未来。是这方土地、这里的人们,面对人多地少的矛盾,用心用情、持续用力、敬终如始、突出重围,高标准完成好脱贫攻坚的任务时,始终不忘对乡村振兴的期盼与努力。

1002

指明就业路,使村民富起来

“2000多人,1000亩土地,养不活啊”,还在2014年脱贫攻坚伊始时,村支书刘爱华就发出了感慨。怀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揣着全村未来、村民幸福的责任,他发出了“走出去、闯未来”的号召,在他的号召下,村民们纷纷向广州、东莞等地外出务工。通过多年的发展,造就了在外的数家企业和村民不断鼓起来的钱包。富起来的村民纷纷对支书、村支两委表达感激之情。“放眼克上冲村2000多村民,可能还真的难找到另一个刘支书”,党员高大凯深深的感悟。实践证明,有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家庭,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没有村支两委和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脱贫致富典型丁社文感慨的说。2014年底,丁社文在支付了母亲的医药费后,利用仅有的500元钱,开始了养鸭子的生涯。在村支两委和工作队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下,养殖规模由100只、200只不断增加,最多的时候达到数千只,他还发展了龙虾、耕牛养殖,实现了家庭年纯收入十余万元。产业的发展使这位饱经父亲瘫痪、家人连年重病等折磨的汉子,彻底摆脱了贫困的魔咒,走上了稳定的致富路。“虽然现在仍然很艰苦,但日子越过越甜,特别是看到两个小孩一天天长大,内心非常感动”,丁社文激动地说。

1001

修好田间路,使全村美起来

村里率先装上了路灯、开始了公路硬化、喝上了自来水……,村民们眼中的一切变化,都随着脱贫攻坚的变迁,心中油然生出了优越感、自豪感。邻村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村民说“晚上从甘泉山回家,都不用开摩托车灯,克上冲村的建设真的搞得不错”。

2014年以来,他们通过将道路拓宽、硬化,通村到组到户,全村主干线安装路灯,疏通河道,增设变压器,完善通信、电视信号,优化饮水工程,将全村未来建设远景规划落实落地后,使村民都能看到现在、预知未来。结合大力发展种植业,限制养殖业,使全村环境进一步美化、优化,长远发展潜力巨大。

1000

走上产业路,使全村活起来

为了激活一池春水,2018年下半年,村支两委和工作队经过商议,他们流转了十亩试验田,由贫困户罗明轩牵头,村支两委和工作队配合,开种蘑菇。经过一个周期的实验,使村民看到了商机、看明了方向。

2019年6月,在村支两委、工作队的统一组织下,全村党员、爱心人士等,到浏阳县官渡镇进行了参观学习。参观学习回来后,局面悄悄发生了改变。“我流转一部分土地,试着种植荷花怎么样”,贫困户苏爱超怯怯的问工作队,听到村民的询问,工作队的三名同志感慨万千,以前是走门串户动员村民谋发展“要我富”,终于到了村民有了内生动力“我要富”。

2019年下半年,回乡人员丁五星经过深思熟虑后,走到村民服务中心,将准备成立和经营笋竹联营合作社的想法跟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进行了沟通。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顺星笋竹联营合作社在年底应运而生。目前已经形成了500余亩的规模,常年不定期的拉动着十数人的就业,既为合作社创收,有解决了劳动力就近务工的问题。当年年底,丁五星也被灰山港镇评为了先进个人。

2019年年底,在广州做开服装厂的村民邓海蛟,听到村里有了发展机会,将工厂改变经营方式,抽身回村支持家乡建设。在村里成立了种养合作社,家里养殖了珍珠鸡、土鸡,种植了经济作物,未来还准备搭村里发展的快车,种植莲子等,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回乡发展,支持家乡建设一直是我的梦想”。

目前,村民自行设立的合作社还有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等等,呈现百花齐放、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局面。在活动中心的舞台上,每天都会有各式的舞蹈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村民们不断精湛的舞艺,也映衬着村民们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

(实习生:谷幸)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