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10:44:43
10月11日,秋高气爽。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竹江乡小车村稻虾共作基地,刘新益正忙着捕捞小龙虾。“过了寒露节气,小龙虾的产量一天天减少了。”刘新益说,“五六月是小龙虾的高产期,每天要捞上百斤。”
小车村稻虾共作基地是“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示范基地”,也是县里指定的扶贫产业基地,基地建设规模1000亩。刘新益指着眼着的农田说:“这块稻虾基地有320亩,还有600多亩分布在其它乡镇。”
安福县横龙镇洲里村赣溪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子江在生产生物菌肥(央广网发 通讯员刘丽强 摄)
刘新益介绍,基地种植的是都是杂交中稻,全程不打药,不用化肥,亩将达400公斤,小龙虾120公斤,每亩综合效益达2000余元。“这里地处山坳,都是冷水田,有这么高的效益都是科技帮的忙。”刘新益说,“你看,这些稻子稻杆高挺,穗粒饱满,丰收在望啊。”
据了解,该示范基地建设以来,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多次前往小车村,在基地开展稻虾种养复合模式精准示范作业、精准控制建设示试点,使基地粮食生产和小龙虾养殖取得双丰收。2018年、2019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组织的全国优质稻品种(籼稻)评鉴会上,该基地出产的两个品种先后获得金奖。
近年来,安福县给科技兴农增温加热,县农业农村、科协、扶贫办等部门联手开展科技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致富能手和特色产业培训班,江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专家到场讲课,县农业科普志愿者、科技特派员常年深入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应用循环生产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涌现了一批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新型农民,孵化出一批科技型民营经济实体。
安福县竹江乡小车村新通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新益在捕捞小龙虾(央广网发 通讯员刘丽强 摄)
该县横龙镇洲里村赣溪家庭农场就是其中一科技型农场。10月9日,农场负责人杨子江一大早就来到农场给柚子树施肥。“这是生物菌肥,我农场里的几百亩蜜柚、柑橘、石榴、蔬菜都施这种肥,”杨子江说,“用过生物菌肥的土壤特别松软保水,不板结,而且出产的果蔬口感好。”说着,他用树枝撬起柚子树下的土壤,耳边传来清晰的“沙沙”声。
生物菌肥发酵技术是一种生态种植技术。它通过枯饼水肥发酵,产生大量生物菌,生物菌把土壤里的有机质分解成碳磷钾等元素。2019年上半年,当杨子江在县科协的培训班上第一次了解到这项技术后,便对它产生了兴趣。不久,他专程赴江西理工大学学习生物菌肥发酵技术,回来后在农场里建起两座发酵池,做起生产生物菌肥的试验。经江西理工大学教授指导,成功生产出生物菌肥,并在农场使用,效果明显。
“生物菌肥是一种新型肥料,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理想肥料,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安福县科协主席伍建平介绍,经过几年来的科普宣传和示范带动,全县已有8家家庭农场正在使用生物菌肥,其中3家建起了生物菌肥发酵池,自己生产生物菌肥,全县使用生物菌肥的农业基地总面积达5600余亩。
(实习生:谷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