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这个世界粮食日,意义不一般

2020-10-16 15:22:39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粮食日的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今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这个粮食日,意义不一般。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内洪涝灾害侵袭、外部环境发生复杂变化。在诸多挑战交织下,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又是一个丰收年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全年粮食产量有望高位增产,预计平均亩产提高近2公斤,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000亿斤的水平上。

夏粮产量创出历史新高,秋粮丰收在望,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回顾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并不一帆风顺。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广大农民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及时下田施肥灭草、防病治虫。

之后的南方洪涝、东北干旱和台风、重大病虫等严重灾害,在中央一系列政策的支撑,以及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依然牢牢地端住了自己的饭碗。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这样一个特殊之年,粮食丰收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居安思危 杜绝浪费

目前全球饥饿人数近6.9亿,比2019年增加1000万,疫情有可能使饥饿人数再增加8300万到1.32亿不等。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挑战,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课”。

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态势,当前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当前,粮食产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问题仍然存在。要加强立法修规,加强体系建设,进一步降低储粮损耗。并且,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降低运输周期,为促进节粮减损提供科技支撑。

保障粮食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有机构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

现在,“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风潮已在全国刮起。各地采取了多种行动:鼓励光盘、实行“N-1”点餐、推出小份菜……

对于我们每个人,不剩饭、不浪费就是在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请从每一餐开始,节约每一粒米。

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