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15:31:46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刘欣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近300多场展会宣布延期或取消。在全球疫情导致多数传统线下展受到影响的背景下,农高会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10月16日上午,第27届中国杨凌农高会"1+N"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云上农高会"新闻发布会在农高会新闻发布厅举行。
"此次疫情,让杨凌农高会换上了数字化的新面孔,云上农高会有哪些技术创新亮点?"
面对记者的提问杨凌示范区展览局局长、农高会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云上农高会工作部副部长李新龙在发布会现场讲道:"为全面贯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本届农高会首次打造云上农高会平台,与实体展会形成双线融合,实现"打造一个平台,"形成一种模式"的目标。"
解读:
"打造一个平台"
"打造一个平台",就是打造一个传播影响力巨大的,集展览展示、会议活动、交易洽谈、营销推广功能为一体的云上展会平台。借助阿里巴巴的技术优势,依托3D仿真建模、VR等技术,基于定制开发的 "杨凌农高会"APP,为展商和观众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的观展平台。携手阿里巴巴集团联手打造,将借助阿里巴巴客户资源优势,以5000万的用户触达作为目标,为展商观众搭建了一个高效的营销平台。
"形成一种模式"
"形成一种模式",就是形成农业展会科技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模式。云上农高会不仅是把线下的内容表现形式搬到线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新技术,能让线上的虚拟展览、实时交易、实时推广、实时洽谈,变成一种沉浸式、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动式的体验,能够真正形成线上线下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的结合,推动整个农业会展行业走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受疫情影响,今年线下展会设置了严格的参展流程,所有参展参会人员要求使用身份证实名制进入场馆,在展馆展区要全程佩戴口罩。因此,来不了现场的观众,将有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云上逛展参展。
伴随着云上农高会平台的首次推出,杨凌农高会实现了传统会展业的数字化转型,云上农高会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具有深远的意义。
据悉,云上农高会,通过开展"云展览""云会议""云洽谈""云直播""云交易""云管理"等活动,让全球企业和观众以"屏对屏"的方式轻松参展参会,通过3D上翻,虚拟展厅,打破时间、空间、语言壁垒,带给观众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并在D馆设置体验中心,既是云上农高会的展示体验中心,又可对农高会现场人流进行实时监测,对进馆人流适时监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大数据计算生成不同维度的监测数据,用技术替代人力,大大提高了本届展会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