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产业振兴之杨陵答卷"系列报道③ | 杨陵区田西村:集体经济旺起来 乡村振兴活起来

2020-10-19 10:21:00   

开栏语: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近日,农业科技报全媒体采访团队前往陕西杨陵区各村镇采访,实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成效。一路走来,采访团队看到,杨陵区正以乡村沃土绽放"产业"之花收获着百姓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实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之约"。

即日起,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强农APP、聚杨凌通过农业科技报全媒体平台推出"产业振兴之杨陵答卷"系列报道,推广杨陵区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先进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与蓬勃活力。

本期推出"产业振兴之杨陵答卷"系列报道之三《杨陵区田西村:集体经济旺起来 乡村振兴活起来》。

杨陵区田西村:集体经济旺起来 乡村振兴活起来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胡小卫

10月15日,深秋的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寒意渐浓。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镇田西村党支部书记田小雄的办公室内,来客却是一拨接一拨。临近第27届杨凌农高会,村里的基础建设、项目推进、形象展示工作都攒着劲,红红火火进行着。

作为杨凌示范区的"明星村""小康村",田西村一直全力奔跑着。

村容干净整洁、公共设施齐全、农村产业兴旺、村民富裕幸福,现在看到的田西村,几年前可不是这个样子。"七八年前,村民致富无门、雨天道路泥泞,村子的角角落落都是一副贫穷落后的面貌。"田小雄说道。短短几年时间,从村子贫穷落后、村民致富无路,到现今戴上了一顶村美、人和、民富的"新帽"。

产业兴旺,村民的日子才"旺"

"红薯苗集中卖的时候,一亩地能卖5万元!"说话的是杨陵区揉谷镇田西村村民赵宗明,说起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他显得特别激动。2019年,田西村里80亩地就培育出近700万株红薯苗。田小雄带领村干部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苗子销往新疆、山西、山东、甘肃和陕西省内延安、渭南、汉中、商洛等地。

其实,田西村的红薯产业已经有30年历史。

30年前,村民多是零星种植,标准化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导致收成时好时坏。一直以来,田西村红薯育苗、红薯种植产业很难形成规模。

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人民生活富裕,致富的底气从哪里来?关键还要是村里产业的兴旺,田西村首先旺起来的就是红薯产业。

为提高村民育苗标准化水平、带动更多群众致富,2015年6月,在田小雄的带领下,田西村成立了杨陵田西甘薯专业合作社,以红薯种植、红薯育苗、红薯系列产品加工销售为主要经营业务。这一年,田西村的红薯产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6年,依托红薯产业发展,成立了田薯产业品牌形象店——田薯叔的小灶房,专门打造"田薯叔"红薯品牌"网红"形象店,通过连锁经营模式,展示红薯、红薯粉条等薯类产品及餐饮服务,极大的鼓励了村民走出去开店,实现致富的信心。2017年,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田西村以红薯育苗和种植为主导产业,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园,也着手建立,着力打造"薯小仙"主题乐园……

现如今,田西村红薯产业发展也搭上了电商销售、微信、团购等快车,足迹遍布省外的新疆、甘肃、山西等地以及省内咸阳、延安、榆林等地。 

改革"破壁",让集体经济活起来

红薯产业做起来了,但是产业单一,标准化水平低、市场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村民的持续增收仍然难以保证。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益,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也是田西发展的现实所需。

2019年"农民丰收节"当天,田西村发放股民证,领到证书的村民喜笑颜开

2017年,田西村作为陕西省第一批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举措的试点村,田小雄领着村民清产核资、认定集体成员、股权量化、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逐步破解长期以来村里资产归属不清、产权不完整、保护不严等问题。2018年田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全村2100余名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变成"股民"。通过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村民们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不但让村民变"股民"获得红利,还为村级公益事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田西村把全村近900亩农用地和50亩集体建设土地全部集中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名下,按市场规律发展混合经营模式。

目前,田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陕西奥达集团成立杨陵薯乡门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集中打造田西村集体经济产业园。与山东德坤农业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杨陵梦里田西设施农业公司,建设300亩精品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与西安创新农机研究所合作成立杨陵蔬立方农业设备有限公司,在田西村进行智能农机研发和立体蔬菜种植展示……

通过对外合作,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势,确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利用专业团队的技术优势、营销优势、资本优势,弥补自身短板,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保障集体经济行稳致远。

"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变成'股民'分红利,尝到甜头后思想转变很大,不少年轻人开始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田小雄说,灵活运用各种资源、资产、资金,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依靠村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将带领村民走上富裕之路。

三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增动能

在田小雄看来,农业产业风险高,收益慢,田西村的发展绝不能依靠单一农业产业支撑。

随着村里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田西村致富不再局限于红薯带来的红利。

在田西村"田薯叔"农庄里,红薯育苗日光温室、60亩葱兰等特色作物种植区、果树栽植区、畜禽放养区、孔雀等动物观赏区、特色休闲餐饮区等等规划有序、一应俱全。一条刚修好的乡间路两旁是正在建设的田家寨田园综合体项目,包括315亩特色苗木产业园、350亩红薯育苗及特色蔬菜种植温室、30亩立体蔬菜种植工厂、90亩食用菌菌种培育基地、20亩童食蔬菜大地景观、15亩藏文化主题乐园,以及涉农加工企业组成的工业园区和40套样板民居。样板民居中群众空闲的房间还将统一打造成民宿,让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未来,田西村将依托其中特色农业挖掘农事体验、民俗旅游中的文化元素,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品牌,带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持续增加村民收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村内,一处挂着"艺舍别院"牌匾的村舍显得韵味十足,引人驻足。这一处村舍设计和建设都由田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参股的杨陵梦里田西乡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

2019年底,田西村以村集体产业为"资本",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合作成立了杨陵梦里田西乡村建设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占股46%,成为最大控股方。不到一年时间,该公司已经承接了河南、河北等地的业务,企业估值上升至350万元。"杨陵梦里田西乡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涛说道。

田小雄介绍,合作社还与多家专业公司和机构合作,弥补合作社在设施蔬菜种植、智能农机研发和立体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短板,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保障集体经济行稳致远。据了解,2019年至今,田薯叔农庄经营性收入80万元,田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入30余万元,为入股村民分红10余万元。

路宽了,景美了,人富了,如今的田西人走在小康路上信心百倍。

"今逢盛世新政,2000余村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兴水利、修道路、建广场、调产业、种苗木、壮经济,富我民生,美我家园!"田西村微信公众号介绍上写道。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