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17:45: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为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及智慧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与产业化进程,10月22日下午,正值中国杨凌农高会开幕首日,"现代农业创新创业论坛暨智慧农业产学研对接会"在杨凌众创田园举办。
在现代农业创新创业论坛上,分别由科技部农村中心园区与地方科技处、科技厅农村科技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行业内知名企业代表、创业投资机构、智慧农业技术专家、设施农业企业代表分别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各嘉宾分享智慧农业新趋势、新技术、新案例,为在场人员提供了产业发展新思路,探索学校、企业"双赢"新模式,为企业产品开拓市场和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搭建平台,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农业正借力智慧农业的"翅膀"实现快速转型升级。智慧农业涵盖了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信息化服务、植保无人机、农业电子商务、都市农业等多个领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智慧农业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人工成本和农业投入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业产业效益。
而自杨凌示范区成立"智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来,围绕智慧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秉承"共建、共创、共赢"的核心价值理念,加强与区内外高校与科研院所、智慧农业龙头企业、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把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全域科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杨凌智慧农业谷建设的重要技术和智库支撑,区校融合发展智慧农业的公共服务载体。
据了解,"产学研合作"是链接以科研院所为载体的知识创造体系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桥梁和纽带,对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与区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大学建立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和科技示范推广联动机制,通过产学研协作,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业态的落地实施,构建了大学、产业链、农业科技培训、媒体、展会等六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最后一公里"的推广模式,培育形成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优秀创新源,探索形成了产学研深度、区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杨凌样板"。
本次现代农业创新创业论坛暨智慧农业产学研对接会由陕西省科技厅农村处、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局、杨凌示范区省部共建和区校融合发展办公室、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通过这次活动加强交流对接、拓展合作领域,吸引企业家和创业团队来杨凌投资兴业、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