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5 18:12:44
9月,三场台风让黑龙江小伙王超辛苦种下的玉米遭受重大损失,面对灾情,90后的王超表现出淡定和自信。他说:“今年争取保个本儿,靠线上市场明年一定赚钱。”
王超和妻子李梦婷5年前卖了房,从大城市回到老家黑龙江宁安市专心做农产品电商。从10平米的出租屋,“拼”到了如今的5000平米大厂房。
王超和妻子一个学的是土木工程,一个学俄语。大学毕业后,王超在跑工程,李孟婷在北京从事外贸工作,后来王超又在大连做销售,买了房。
王超一直有个创业梦,2016年,他们回到李孟婷的老家黑龙江省宁安市,开始在各个电商平台上开店卖当地的农货。
王超明白,电商运营是门学问。他说:“当时我们手里就几千块钱,买一份板面,加不加鸡蛋都要犹豫一下,想学电商运营,只能自己钻。”在10平米的出租屋里,王超每天把自己关到凌晨2点,在网上找视频自学电商课程。为了提高商品主图的点击率,他还自学了摄影和平面设计。
当年年底,他们的南瓜子在拼多多平台上成为爆款,日销超过2000单。这让他们意识到,社交电商是可以深耕的平台。
产品卖得好,投入也越来越大,夫妻俩卖掉了大连的房子,90多万元全都砸进了店铺里。同时,他们也做出了一个看似不合常理的决定——放弃平台上最热销的南瓜子,改做木耳。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南瓜子不如甘肃的饱满,而拼多多直连产地,长期肯定要被甘肃瓜子打下去,木耳、山蘑我们是主产区,有优势。”王超说,他不想“赚快钱”,他看重的是长期市场。
多年来深耕当地木耳、榛蘑等山珍收购渠道的邵润清成为王超的合伙人,邵润清说:“有很多做电商的人来找我,希望跟我合作,我最后选择了王超和李孟婷,因为他们肯闯、很钻、人品也实在。”有的不法商家为了给木耳增重,会往里面注入淀粉酶以获得暴利,但王超和李孟婷坚决拒绝这样做;在拼多多上卖得最好的一款木耳产品,5年来没有提过价。
正如王超所预料的,原产地黑木耳成为了拼多多平台上的爆款,他们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2017年年底大促期间,木耳店铺销售额超过50万元。现在仅木耳一个品类,在拼多多上累计销售超过60万斤,带动周边镜泊乡、松乙桥村60余人就业。
在宁安市镜泊乡,新鲜玉米收割后,被马上送入冷库急冻。根据生产需要,速冻玉米被分批送入加工厂进行清洗、套袋、热蒸……一袋袋真空包装的即食甜糯玉米走俏电商平台,成为全国消费者餐桌上的美食。
经过近两年的前期准备,今年,夫妻俩投入500万元建起了玉米加工厂和冷库。为了保证玉米的口感和质量,他们还当起了“新农人”,亲自种植了750亩玉米。
9月,罕见的连续台风又影响了玉米的收成。但工人们从王超和李孟婷的脸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愁容,他们每天还是干劲满满地出现在厂里,甚至一住就是半个月。
王超说,这种自信源于对市场、对平台、对产品的了解和钻研。尽管遭遇变数,王超和李孟婷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销售成绩单。8月27日,他们的喜粒佳旗舰店在拼多多平台上正式上线,9月底售出4.2万单玉米,一个月创下92万元销售额的辉煌战绩。王超说,他们预计全年的销售目标是1400万元。作者: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