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浙江交出“中期答卷”

2020-10-27 11:45:29   

自2018年8月农业农村部与浙江省委、省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浙江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以来,浙江快速推进该工程,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各项指标仍逆势向好,交出了漂亮的“中期答卷”。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浙江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省委副书记、分管省长任副组长,54个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浙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两个纲领性文件,明确五年目标和年度目标。

启动部省共建后,浙江系统构建了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四大体系”,遴选出6个市、31个县(市、区)作为首批先行创建单位,探索新标准、构建新机制。目前,这些地区已全部完成“一个方案、四张清单”编制。

在指标体系中,记者了解到,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浙江分约束性和预期性提出了35项主要量化指标。每年分解硬任务,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在作为“指挥棒”的考核体系中,浙江则主要采取工作性考核和水平性评价相结合,使各项任务可衡量、可比较,并建立纵向到县、横向到部门的实绩考核评分细则。

记者了解到,以部省共建作为大平台,浙江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省创建,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六大创建思路和十大创建模式,以及海岛、山区、平原三种创建类型。

据介绍,六大创建思路主要包括:聚焦乡村十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万亿元级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践行“两山”理念引领下的绿色发展;启动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标准化提升、数字化融合、品牌化打造,推进“千万工程”迭代升级;启动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美丽城镇建设,探索“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

根据这些思路,浙江打破地域、城乡界限,加快推动从单村发展向村与村抱团、县域一体设计、市域一体打造、省域一体谋划以及省际合作交流转变,串村成珠、全域提升,形成了城乡均衡型、都市辐射型、小县大城型、乡镇带动型和村域集聚型等乡村振兴十大模式,涌现出一大批新做法和新典型。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种先进要素。在推进部省共建过程中,浙江把可操作、可评估、可执行的平台载体作为切入口,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启动实施万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工程、万个景区村庄创建工程、万家文化礼堂引领工程、万村善治示范工程和万户农户新增工程“五万工程”,制定实施12项乡村振兴标志性工程。

钱从哪里来?省级层面,浙江推出投资额超5000亿元的重点项目清单,省、市、县三级则分别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储备库来优化乡村营商环境,推动多路资金投向乡村,目标撬动新增涉农贷款1万亿元以上、引导工商资本下乡1万亿元以上。

地从哪里来?浙江通过实施全域土地整治工程,将项目区可提留建设用地复垦面积的20%作为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预留指标,用于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按照要求,各地每年还安排一定比例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支持三产融合发展和农民建房需求。

人从哪里来?浙江则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村专业服务型人才“四支队伍”,深入实施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驻镇规划师等制度。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通过力抓以科技、资金进乡村,青年、乡贤回乡村为主要内容的“两进两回”工程,浙江每年有一大批青年、乡贤回村投资兴业。

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三农”各项指标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全省农林牧渔增加值2146.2亿元,增长2.2%,增速企稳回升;农民收入连续35年冠居全国各省区市,城乡收入差距为各省区市最小,消除7600元以下收入人口;新产业大放异彩,乡村休闲旅游接待量达2.5亿人次,建成7236个A级景区村庄;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241.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村均144.1万元;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乡村善治创造新生活。

今年,浙江又提出了新时代“三农”工作“369”行动,将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抓手和主攻点。“3即‘3大目标’,争创农村改革探路者、城乡融合先行者、乡村振兴排头兵,6即‘6项要求’,抓统筹、保安全、补短板、促改革、强队伍、创品牌,9指的是着力推进9方面重点工作。‘三农’应当成为‘重要窗口’的亮丽风景。”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说。

在部省共建的旗帜下,浙江“三农”跑出加速度。今年上半年,尽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仍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41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17579元,增长3.2%,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13.4%;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4亿人次,营业收入143亿元。

(实习生:谷幸)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