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撬动内需,电商担当“护花使者”

2020-11-05 15:58:32   

  10月末的一天,笔者在云南玉溪某玫瑰花大棚基地见到王鹏博时,被多个品种玫瑰花包围着的他,情绪就如棚中的温度一样“蒸腾着兴奋”。“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我已经有底气给供应商打保票,50cm长的鲜花,三四万支我都能包销。”

  作为云南花匠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王鹏博正在和员工们为公司即将首次参与的“双11”积极备战。而回顾这大半年的经历,王鹏博直呼看到了“巨大的改变”。

  危机中育新机,“唤醒”沉睡市场

  今年疫情期间,王鹏博看到鲜花行业的“惨烈”——鲜花需求减少、运不出去。但随着电商平台变身“护花使者”,提供“产、销、运、配”全环节服务,云南鲜花陆续成为电商的座上宾,线上销量几乎能与线下打成平手。

  云南纳佰威公司首席执行官周镇生对此也深有感触。以往他的公司每年鲜花销售上亿元,出口量占50%。特殊时期,出口业务腰斩,3月份公司开始尝试电商业务,“在政策扶持下,订单增幅较快,我们增加了上千万元的销售额。目前公司正在有条不紊地拓展线上市场,打开国内市场,是电商为公司业务‘续了命’。”

  “从2月到8月底,我们在京喜平台合计售出鲜花近200万支,相当于80亩高品质玫瑰花田一季的总产量。与京喜合作后,还增强了我们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这可以更加科学地对种植规划进行指导。”云南斗色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家田说道。

  破冰运输壁垒,“涡轮增压”花产业

  在危机中育新机。数据显示,截至10月,京东、京喜两个平台共上线3000多款鲜花产品,开展超过100场鲜花主题营销活动及3000多场直播,助力云南鲜花产业发展。

  “我们商家和花农都尝到了洗脚上田‘触电’的好处。”谭家田表示,“除了在今年‘双11’我们希望大展拳脚外,在京喜等电商平台的大力支持下,未来我们还将响应广大花农的迫切心声,根据鲜花产业的痛点、难点,在大数据指导下,通过以销定产、定期包园销售等方式撬动鲜花供给端降本增效,帮助花农卖好鲜花多赚钱,并以‘好花低价’激发鲜花消费潜能。”

  (据《国际商报》)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