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11:00:00
初见袁雷平,他正拿着耙子,在自家果园处理果袋、反光膜。“苹果让我脱了贫、致了富,我要好好管理果园,争取明年再卖个好价钱。”袁雷平憨厚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今年53岁的袁雷平是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雷赤镇庙良村的脱贫户。家中三口人,妻子患有慢性病,女儿在外读书,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袁雷平却无一技之长,家中生活窘迫,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后,镇村两级干部深入他家帮扶慰问,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一方面帮助袁雷平的女儿申请到教育方面的补助,切实减轻了家庭负担;一方面给他送去化肥、果袋等农资,并在村内开展果树培训,帮助他提高果树管理技能。
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勤劳善良的袁雷平认真学习防寒防冻、疏花疏果、拉枝剪枝等技术,每天早出晚归,在果园内反复实践,总结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袁雷平依靠果园获得2万多元的收入,一下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三年的时间,让袁雷平的管理技术不断提升,袁雷平也开始了新的谋划,他想扩大苹果种植面积。说干就干,2018年袁雷平向信用联社申请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承包了3亩果园,种植红富士。新思想的袁雷平还为自家苹果购买了“保险+期货”,年底时获得了价值一千多元的农资补助。“技术有了,钱也有了,还不怕遭灾了,奔小康不愁了。”袁雷平说。
如今的袁雷平,苹果种得红红火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2020年,苹果价格持续走高,袁雷平家仅苹果就收入6万多元,他还被聘到村上的光伏公益岗位,每月有960元的生活补助,正健步走向小康生活。
袁雷平在果园打扫
袁雷平为果树修剪枝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