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郭旗村里“春”意浓

2020-12-07 09:19:34   

张海前在大棚里查看瓜苗长势。

本报记者 杨磊 文/图

入冬后,黄土高原下了第一场雪,给大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深秋时,山上果园里那些忙碌的身影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枝条上堆积起雪绒的果树,一棵棵、一排排,成就了冬日里最美的景色。

11月30日下午,延安又下起了雪,天气越发寒冷。

延长县郑庄镇郭旗村,白雪覆盖的一排排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而在村民张海前的大棚里却温暖如春,西瓜藤上一朵朵小黄花在绿色的叶丛中格外鲜艳,1米多高的藤蔓顺着一根根拉线奋力向上生长。

张海前蹲在墙根下看着绿油油的西瓜藤蔓满脸笑容,“再过几天就要点花(授粉)了,农历年前就能上市了,一棚栽1500棵,能卖4万余元。”

“种棚人就活个好光照,这段时间天气不太好,你看又下雪了,温度就得下降。”张海前心里有些担忧。

“种大棚前,一家三口人,靠着山上5亩老果园过日子,因果树老化,一年卖个一万余元,供孩子上大学,给患慢性病的妻子买药,自己有胃病也得花钱治,穷日子过怕了。”张海前很是感慨。

2016年,张海前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当年,延长县在郭旗村修建了11座温室大棚,他租了一座种西瓜。次年清明节前全部卖完,收入4万余元。

2017年张海前顺利脱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此后,张海前种大棚甜瓜、西瓜,年收入稳定在4万左右。

“孩子已毕业在上海工作,种大棚有了积蓄。”张海前说,种大棚收入稳定,这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张海前是众多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缩影。

据了解,脱贫攻坚以来,延长县全力推进棚栽产业,在延河川道、沟道等产业薄弱区域的发展,为贫困村建设温室大棚320座,带动144户308人脱贫,实现了产业建设与精准扶贫互促共进。

目前,棚栽产业已经成为延长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农民的重要致富产业。全县建成1个省级示范园、3个市级示范园、5个县级示范点,棚栽业总面积达到3.01万亩,年产值2.3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稳定达到1.2万元。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