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09:42:00
“全县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128户31900名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8508元增长到2019年的10676元。”这是一组来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县、陕甘宁革命老区县的长武县的数字,这个昔日戴着“贫困县”帽子的咸阳北部县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扬眉吐气。
近年来,长武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非常之决心,下非常之功夫,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长武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精准精细强基础
近年来,长武县始终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精准帮扶,靶向施策,强化保障,实现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目前,全县剩余的752户128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实现清零。
2016年以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3342人次,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教育;实施“雨露计划”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015人次。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保率100%。2016年至2018年,共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875户,安全住房率100%。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5680.9万元、农村特困供养金963万元、临时救助金2019.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723.89万元。
多点发力促增收
近年来,长武县坚持内育外引,打好依托产业扶贫强支撑、就业扶贫稳增收、消费扶贫拓渠道、金融扶贫引活水、苏陕扶贫借外力、中行扶贫添动力、扶志扶智激活力等政策“组合拳”,健全完善带贫益贫机制,持续提升群众收入水平。
全县苹果面积发展到25万亩,中药材种植8732.5亩,蔬菜种植面积2.41万亩,家畜存栏2.7万头。2019年,13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322.24万元。全县建成社区扶贫工厂5家、就业扶贫基地6家,开发1613个公益岗位;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45万人。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62处。通过国家认定扶贫企业10家、产品单品41个,建成消费扶贫专馆5个,消费扶贫专柜5组28个点位,全县扶贫产品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聘用生态护林员1977人次。今年,实施苏陕协作项目2个,总投资1659万元;中行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440余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6个。累计评选“四面红旗村”48个;建成“爱心公益超市”135个,设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133个。
完善设施惠民生
该县制定印发了《长武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抓好农村道路、水利、网络、环卫、文化休闲等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了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
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1.41亿元,建成了以县城供水水源为重点,以枣园塬区、巨路塬区、北部塬区三大集中供水工程为骨架,以单村供水为补充的安全饮水保障体系;累计投资6.5亿元,建成农村公路526.9公里;完成了通村公路完善工程78条96公里,通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2条140公里;所有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建成垃圾填埋场5个,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13个;改造或新建村址63座,设立了村级便民服务站;2020年实施农村卫生户厕改造3300户。
提升质量保成色
该县坚持把脱贫摘帽作为新的奋斗起点,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通过强化监测防止返贫、扶贫资产管护、问题整改清零、搬迁后续帮扶、资金项目管理等措施,及时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巩固脱贫成果。
目前,全县脱贫监测户67户226人、边缘户31户75人,风险已全部消除。对扶贫资产全面进行了摸底、确权、移交、建账,夯实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2016年至2019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58亿元。764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全部安置到位,搬迁户实际入住率、旧宅基地腾退率、复垦复绿率均达到100%;落实就业1332人(公益岗位270人),享受农村低保279户840人,入股分红产业717户,自主发展农牧产业483户;2016年以来,共整合涉农资金82768.48万元。
尽锐出战共奋进
该县坚持始终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做到尽锐出战,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每月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县镇村三级书记遍访行动,深入村户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了脱贫攻坚总队长负责制,在8个镇(街道)分别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担任总队长的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全面实行县级领导包镇(街道)、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脱贫攻坚“三包”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夯实责任,构建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
目前,全县共有帮扶单位145个,其中省级8个、市级15个、县级122个,结对帮扶全县133个行政村。驻村工作队成员425人,其中贫困村第一书记92名。对扶贫干部做到严管厚爱,强化驻村联户管理,落实驻村干部生活补贴、通讯补贴、工作经费、免费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五重保障”措施。落实“三项机制”精神,2016年以来共提拔使用一线扶贫干部89人。
美丽长武。
长武县洪家镇积极探索开展“光伏+党建”“光伏+特色产业”“光伏+”扶贫等多种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图为庵里村光伏农场下的散养鸡场。李宁 摄
社区工厂落实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