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09:10:41 李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杨凌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通过大幅降低各类市场主体运营成本、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全面及时兑现各类就业扶持政策等,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有效稳定了就业存量、扩大了就业增量,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交出了一份可喜答卷。
今年1-12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9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2%,确保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杨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降成本优环境
统筹推进“稳就业”工作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稳就业”工作,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示范区成立了“稳就业”工作专班,制定出台《疫情防控期间促进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措施》《农民工返岗复工帮扶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全区深入开展“三下三抓两促进”活动,全区处级以上干部“一对一”包抓了129户重点企业,帮助企业兑现降成本、减负担、强支持、稳增长等各类政策,扎实有效推进“稳就业”“保民生”工作的开展。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企业冲击很大,示范区人力资源和保障局考虑到我们企业的难处,从资金、用工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还按照规定减免企业社保费用,发放各类稳岗补贴300多万元,让我们企业渡过了难关。非常感谢人社局!”陕西嘉禾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生产面临困难,流动资金和人员紧缺成了企业发展的“拦路虎”。正在企业犯愁的时候,示范区人力资源和保障局为该公司协调了资金和人员保障,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记者从杨凌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截至目前,示范区顶格兑现社保减免政策、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资金、稳岗返还资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工业企业奖补资金等政策资金1.78亿元,落实其他各类扶持资金384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06万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2000多家、各类劳动者10余万人次,累计开发兜底安置公益性岗位687个,开展技能培训12900人,4.5万农民工返岗复工,线上线下举办招聘活动14场次,发布招聘信息1.6万余条。
搭建服务平台
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记者了解到,杨凌建立了重点企业“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成立了2个工作专班和5个服务小组,选派31名人社服务专员深入陕西嘉禾药业有限公司、本香集团等企业摸排、深入村(社区)动员,免费为企业线上发布招聘信息,累计走访复产复工企业867家,鼓励区内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今年,我们超市在用工方面有很大的缺口,通过杨陵区人社局牵线搭桥后,我们一下子招录了30多名新员工,解决了我们的用工困难!”面对记者的采访,杨凌好又多超市店长石青深有感触地说。
“在疫情期间,杨凌两级人社部门组织人员下基层走访企业,主动联系车辆帮助我们向渭南、陕北等地运送员工6趟,并且组织招聘会解决企业用工问题,非常感谢人社局对我们的帮助。”新希望六和杨凌本香集团招聘部经理茹娟娟说。
据了解,疫情期间杨凌加强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农民工返岗复工帮扶措施宣传力度,通过网上推介、电话咨询、在线办理、现场活动等方式,多频次宣传推送援企稳岗政策,努力做到援企稳岗政策应知尽享。
同时,大力开展以工代训和线上技能培训,采取在线直播、视频录播、实时互动等形式线上培训企业职工和重点就业群体。对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培训的,按照每人每次补贴600至5000元的标准予以落实,全年已开展技能培训12900人次。
线上线下齐发力
拓宽就业渠道
“我们创新方式,通过大型网络‘直播带岗’系列活动,让招聘搭上了直播快车,拉近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距离,成为线上招聘的新潮流。”杨凌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通过创新,采取“直播带岗”形式,举办“boss直播带岗”活动,邀请有关业务同志、高校创业指导专家、区内知名企业等,面对面解读就业政策、提供职业指导、推介就业岗位。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3场“直播带岗”活动,在线求职和围观群众达到5万多人次。
与此同时,联合西安市职介中心共同举办了“2020年春季综合类网络视频招聘会”,利用网站、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推送岗位需求信息1.4万条,帮助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召开以民营企业为重点,应往届毕业生、退役军人、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为主要求职对象的招聘会,实现就业900多人。
下一步,杨凌将加大力度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新经济业态,积极开发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新岗位,不断拓展农民工就业新空间。同时认真梳理分析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支持措施,落实好“免、减、缓、返、补”政策,尽最大努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企业、直接惠及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