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5:51:18
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
杨陵区王上村。
杨陵区共同缔造聆听村民意见。
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
蓝田县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文人的笔下,乡村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地方,有着绚丽的色彩、淳朴的民风与深远的意境,令人神往。其实,在如今的中国乡村振兴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谐共享的美丽家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作为我国社会治理基本单位的县、乡自然是“平安中国”建设的重点和根本——建设“平安中国”首先要建设“平安乡村”。
12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以视频会议形式签署了《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提出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等工作中,全面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下简称“共同缔造”),加强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部省合作推进共同缔造活动,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效举措,也是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
陕西省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来,始终坚持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社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城乡人居环境治理体系、推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路径,以探索与实践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工作方法为导向,持续推进共同缔造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高位推进 探索乡村治理工作路径
“共同缔造就是让老百姓从‘看戏的’变成‘唱戏的’,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角。”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韩一兵说。
2019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建设“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城乡人居环境。
陕西省高度重视共同缔造活动的开展,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全面夯实共同缔造工作基础。省委、省政府将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写入2020年1号文件,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持续推进。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立了由厅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共同缔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的督促督导、协调指导和评估评价等。各市、县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试点村(社区)委员会与帮扶团队成立了工作组,形成了“省督导、市推进、县(区)主体、镇村落实”的工作机制。
为深入落实共同缔造工作要求,陕西省印发了《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实施方案》和《农村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评价办法》,确立了推进落实“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缔造理念的目标和路径。
“要着力营造‘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的村庄治理良好氛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付涛表示。
试点先行 示范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
怎样开展共同缔造活动?
在城市社区,陕西以“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为载体,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服务、生活垃圾分类、建筑节能等社区项目建设管理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社区基层组织为核心,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体系。
在农村社区,陕西省积极开展“百村示范、百团帮扶”活动试点。结合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实际,从101个涉农县区已创建的287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中,择优选择100个行政村(含自然村),从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勘察设计院所和高校,遴选了31位专家教授和84家勘察设计单位组成100支帮扶团队,一对一、点对点对农村建设进行技术帮扶。
陕西在开展共同缔造过程中,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在农村社区重点抓好入选全国第一批共同缔造活动试点的蓝田县、杨陵区2个试点县(区),袁家村等4个试点村以及2个培训基地建设的推动工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
作为第一批全国试点县的蓝田县,坚持资金、技术和服务下沉到基层,增添村庄建设动能,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奖补,对获得国家、省、市、县命名的示范村,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在每个村庄派驻驻村规划师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每村配送20套关中民居设计图,让群众选择,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新图景;积极推进智慧村庄建设,建立了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体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社区全覆盖”的网格化工作格局,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
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积极探索“党建+改革创新”“党建+产业培育”“党建+乡村旅游”“党建+脱贫攻坚”“党建+环境治理”“党建+精神文明”的模式,激发了村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内生动力,形成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事事见成效的良好局面,有效扩大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延安市延川县、渭南市合阳县坚持用“一约四会”,即乡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引领乡村新风尚,既净化了村庄风气,又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团结。汉中市留坝县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在打造生态农业和全域旅游产业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四养一林一旅游”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为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使村民深深感受到只有自力更生,当家作主,才能端好“金饭碗”,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有效提升。
安徽省潜山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军在观摩现场说:“西安长安区共同缔造活动做得很典型,硬件环境非常好,村庄房前屋后都打造得非常美丽,既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又具有现代化气息,还展现了当地文化特色。还有各级各部门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督促指导 激发乡村治理发展动力
陕西省在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检查调研等时机进行跟踪指导。重点对共同缔造活动开展后的“五个变化”进行评估评价,即人员积极性前后变化、人居环境改善前后变化、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前后变化、群众增收前后变化、项目建设资金前后变化,多角度、全方位对共同缔造活动效果进行核验,总结经验,不断扩大覆盖面。
陕西省在推进共同缔造过程中,建立以奖代补机制,有效规避了政府“大包大揽”的弊端。西安市明确“市级补一点、区县配一点、镇村筹一点”的建设奖补思路,市级财政按照“总量控制、多干多奖、质量优先”的原则,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奖补,对开展共同缔造活动验收达标的村庄给予100万元奖补。在每年年初,对纳入创建计划的村庄,提前预拨付建设补助资金50万元,用于建设项目启动资金。目前已完成373个村庄共同缔造活动,市级财政累计拨付建设奖补资金3.89亿元。
杨陵区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结合村民意愿需求和各村产业、历史、文化等特色的实际,把全区55个行政村划分为示范村、提升村、保洁村3个类别,以王上村、崔西沟村等8个示范村为重点,推行“一村七图”,即村庄定位图、五年计划图、核心打造项目图、重点提升项目图、全面美化项目图、基础完善项目图和年度建设项目及预算图,形成了贯穿“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陪伴式乡建机制,全方位开展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
同时,杨陵区建立了“村民+政府+驻村规划师+EPC企业+村领导班子+监理公司”的长效机制,在尊重村民发展意愿的基础上,政府进行引导,技术帮扶团队和EPC施工企业分别参与规划和施工,政府委托监理公司,对乡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等进行监管;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按劳取酬等方式参与建设,既解决资金技术问题,又降低建设成本。从“靠政府”变成“靠大家”,从“要我做”转变为“一起做”,村民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
“我们最开始推动共同缔造是‘清三堆’‘治三乱’,打造清洁乡村,后来是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建设花园乡村。今年起,我们不光要村庄环境美,还要它能够给村民群众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就积极引入新业态,发展新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这才是我们共同缔造的目的和结果。”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书记谢斌说道。
合作共赢 开创城乡治理新局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陕西省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合作,2020年12月14日至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在陕西西安举办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训班,讲授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内涵与方法,交流区、县、乡、村组织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优秀经验和典型案例,提高各地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能力,促进全国第一批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县和培训基地建设,持续将共同缔造活动推向深入。
“之前,我们做的主要是以点来推点,这次部省合作是在探索一个省全面推进共同缔造活动,有非常好的示范意义。”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陈伟说道,“陕西推进共同缔造活动在全国是领先的,下一步,陕西要和住建部门共同去谋划和推进这项工作,在陕西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中,全面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探索实践发动群众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工作路径。”
当前,陕西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陕西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部署,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在这个关键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陕西签署合作协议,从建立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工作体系、加强机制保障、开展系列活动、建立培训辅导机制等方面,对部省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给予大力指导和支持,必将为陕西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注入强劲动力,必将为陕西探索出符合省情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注入强劲动力,必将为陕西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遵照部省合作协议有关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中将共同缔造活动引向深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体系,使三秦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具体、更加充实、更可持续。”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付涛说道。 (何蓉 付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