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8:02:56
入冬以来,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吉林省各地温室大棚又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阵地,通过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棚膜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冬闲变冬忙,农民们的腰包也更鼓了。
这几天,长春市二道区英俊镇的特色农业大棚里,一盆盆私人定制的盆栽蔬菜长势喜人。
长春市二道区立足区位优势,引导和鼓励农户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并对生产主体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有机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食用农产品已上市470多吨。
走进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两家子村,一栋栋食用菌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工人们正在采摘鲜菇,一派热闹景象。
两家子村共有大棚150多栋,其中,食用菌大棚90栋,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村里组织成立了合作社,规模进一步壮大。
社员的钱袋子鼓起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不断增加村民收入,以特色产业撑起致富伞,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室外寒气袭人,室内温暖如春。在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红塔村,任伟侠两口子忙活着给自己的雪寒韭菜大棚盖棉被。
任伟侠告诉记者,她家的韭菜全部采用有机肥,上市后销路不用愁,第一茬韭菜预计能出2万多块钱。由于扩大了种植面积,还吸纳了周边的村民到大棚打工,增加收入。
目前,红塔村的“雪寒韭菜”远销到大庆、齐齐哈尔、内蒙古兴安盟等地,村民年平均收入达17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