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埇桥:这里的“冬忙”不一般

2021-01-07 09:33:24   

忙碌于试验田的农技人员、高速运转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热闹的农业展览馆和农业观光园……走进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一幅现代农业图景徐徐展开。

近日,在位于付湖村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记者看到农技专家在试验田里忙碌的身影。

“田间管理上遇到难题,农业产业联合体随时进行技术指导。园区内的安徽农业大学皖北试验站、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科技推广试验基地,能够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付湖村党总支副书记童士合说。

2012年7月,由淮河种业公司牵头,联合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8家家庭农场,抱团成立了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的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增强了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自从加入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种田比过去轻松了许多,粮食产量和质量也大大提升了。”童士合说,今年秋季,他家流转了620多亩地,农作物从播种、田管、收割、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享受到了联合体的一条龙服务。

“目前,全村土地基本都纳入了产业联合体的服务范围,实现节本增效,亩均增收300多元。”童士合告诉记者。

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皖神面业、皖豆香、宿州雨润、徽香源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粮食、畜禽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每年粮食加工能力超过8.6万吨,畜禽产品加工能力超过3.2万吨。

“你们看,这是红豆杉,是皖北没有的植物。”在付湖村村口的一座“玻璃房”,导游指着各种植物对游客们介绍。“玻璃房”是农业观光园里的一处农光互补项目,它可以利用光伏智能温室工程,实现一年四季有景可赏。

不远处,现代农业展览馆和气象科普馆人气旺盛。现代农业展览馆展现了农业发展历史、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及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气象馆揭示了气候变化特征,普及了气象观测和人工影响天气知识,展示了气象为农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概况。今年以来,园区研学旅及参观旅游接待约2万余人次。

“风向偏南,风力2级左右……”无人机手拨动遥控器按钮,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遥控器实时显示通过北斗导航卫星设置的数据,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可随机调整。如今,付湖村大部分地块都使用了植保无人机喷药施肥,村头还建设了北斗基准站,为无人机规划最佳航线,实现厘米级作业精度。

位于付湖村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处理中心,记者目睹了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系统:天上,采用北斗导航卫星信息及遥感卫星信息,进行高精度卫星地图展示;空中,采用具有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无人机进行高精度定位导航飞行;地面,建设大田物联网系统,包括气象站、土壤墒情传感器、视频监控等设备设施,将所有数据通过专线传输到数据中心服务器,通过数据处理模型,进行墒情、土壤养分、农田小气候情况、作物长势情况和灾害预警分析,并形成统计分析报告,农业经营主体在手机App和微信上即可看到这些信息。

近年来,埇桥区还在付湖村建设了气象减灾中心,如同把“科技哨站”建到了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如今的付湖村,公共服务中心、文化长廊、大舞台、中心公园、健身广场一应俱全。近日,该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