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0 08:56:51 王珊
近两年来,江源区利民村因地制宜发展鲜食玉米产业,让黄澄澄的玉米变成黄金棒子,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我们的玉米从选种到加工生产都是有严格的企业执行标准,通过专业技术确保将玉米最好的口感保留在袋内,保证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最正宗的‘东北味道’”。在利民村众品源村企联建脱贫振兴直播间里,说到厂里真空鲜食玉米,该村扶贫第一书记姜云和村委会副主任李愿军滔滔不绝。在某电商平台上,众品源鲜食玉米单件的销售量就已经突破“10万+”,在沈阳、北京、天津、福建等地,市场反响良好,产品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断货情况。
在这红火销售的背后,是利民村人的探索与耕耘。利民村是一个2000多人口的村子,耕地面积4300亩,有耕地人口平均年龄62岁。“咱村想要脱贫致富,得好好利用现有的资源研究项目,盘活土地,发展产业。”利民村村委书记马开泉在新一届村委班子会上这样讲道。在马开泉的带领下,村委成员赴黑龙江,辽宁,吉林公主岭、蛟河,山东济南、潍坊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国内鲜食玉米有着很大市场空间,特别适合利民村发展方向,鲜食玉米深加工项目谋划初步成型。
2017年,马开泉注册资金200万元成立“吉林省众品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江源区委、区政府指导下,通过实施“民企联村”“村企联建”,建立村级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企业+村委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从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到试种甜糯玉米种子采购加工设备,再到建设标准化厂区及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三年来,利民村人的脚步不曾懈怠,成绩也分外喜人。2018年8月投入生产,当年加工甜糯玉米20万棒,产值50万元;2019年加工甜糯玉米38万棒,产值100万元;2020年加工甜糯玉米500万棒,产值1500万元。“以前俺们种的玉米主要作为饲料粮源,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我在合作社里干活,既有土地流转收入又有工资收入,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利民村村民王世坤高兴地说。截至目前,鲜食玉米深加工项目已为利民村提供96个就业岗位,带动4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产业发展蓝图初现的同时,利民村同众品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改良无公害土地,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提升市场品牌和产品附加值。
利民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江源区不是个例。江源区充分依托长白山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发建设特色种植、特种养殖和乡村休闲游等产业扶贫项目,在科学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市区包保部门帮扶资金、社会募捐等资金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以区级项目为兜底、以镇街项目为引领、以村级项目为依托、以庭院经济为补充的“四重产业增收保障体系”,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215.86万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40个。一幅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江源百姓的努力下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