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15:01:43
夕阳西下,伴着几声清脆的鞭子声,一群羊有序地走进了羊圈,一个中年男人呵斥着几只撒欢的羊。这个人就是家住朔州市平鲁区凤凰城镇村的董四平,他曾经是村里的一个“羊倌”,现在却成了养羊大户,发起了“羊财”。
董四平从十七八岁就成了村里的羊倌,靠几个微薄的工钱与哑巴老母亲相依为命。结婚生子后,媳妇因不能忍受家庭的贫困,离家出走了,给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让这个本来就穷困潦倒的家庭雪上加霜。凤凰城镇扶贫干部和村“两委”负责人对他的贫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深入他家详细了解情况,制定帮扶措施,为他量身打造脱贫方案。先从改变居住环境入手,整治了他的破窑旧院,修复了斑驳坍塌的院墙和破窑,装修了窑面,窑内墙壁粉刷一新,使这个农家小院从内到外干净整洁,再次有了家的温馨,给他向贫困挑战、走向新的生活打了一针“强心剂”。同时,帮助他的孩子们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并且给老母亲办了低保,这些无形中给这个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让这个憨厚老实的中年男人心热了起来,手也动了起来。
2016年,政府又为董四平免费送来了4只高产扶贫羊,鼓励他发展养羊产业。四年多的时间里,他一方面继续当着村里的羊倌,一方面精心饲养着自己家的羊,并逐渐扩大着规模,由几只羊变成了一小群羊。2017年底出栏的羊和羊毛收入就1.18万元,再加上放羊的工钱,收入由原来年均1万元增加到2.18万元,董四平真正尝到了养殖致富的甜头。
董四平迈出养殖创业的第一步之后,底气也足了、胆子也大了,就是囊中羞涩,资金成了他想扩大养殖规模的瓶颈,这时,扶贫干部为他送来了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2017年,董四平又有了5万元的本钱,买了30只种羊,并且修缮了羊圈,扩大了养殖规模,如今已经发展到了100多只羊。看着羊圈里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羊,董四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路过他家的村民大声吆喝着:“老董,发财了吧,你这养羊规模越扩越大。”这个汉子只会憨厚地笑着,“今年你也养哇,羊行情不赖,咱平鲁的羊肉好吃,外地来这儿收羊的人多,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说……”
武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