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6:25:15
“蛋可以吃,蛋壳可以玩,整个鸡蛋也就不浪费了。”闻福良手执电钻,小心翼翼地在鸡蛋上打磨着,空气中扬起微微粉尘,尖细而微小的钻头顺着刻刀刻画好的轮廓轻轻起舞。
近日,记者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校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闻福良家中,见到他正在刻蛋雕的场景。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和春深》这首诗中写道:“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诗中的“镂鸡子”就指刻画花纹的鸡蛋。
说起蛋雕,闻福良神采飞扬。“蛋雕就是融绘画与雕刻为一体,以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等雕刻手法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并体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摘掉眼镜,取下镜片上的放大镜,闻福良放下手中的电钻,吹了吹鸡蛋上附着的粉尘,指着手里还未完成的蛋雕告诉记者:“这是我创作的贺岁新作品《2021五牛图》。”
看着鸡蛋上栩栩如生的牛,记者被蛋雕复杂而精细的工艺深深震撼。闻福良告诉记者,他通过借鉴中国历史名画,对唐代画家、宰相韩滉的五牛图反复观察,结合当代的精神、时代风貌,历经半年时间才创作出了贺岁作品《2021五牛图》。
拿着刻着五牛图的鸡蛋,闻福良向记者介绍:“这枚蛋上一共刻了5头牛,分别是中国牛、拓荒牛、老黄牛、犟牛、福牛。每头牛都代表了一种精神,中国牛是担当精神、拓荒牛是开拓精神、老黄牛是奉献精神、犟牛是拼搏精神、福牛是博爱精神,我把它总结成五牛精神。”
以刀代笔,游刃薄卵。要在0.3毫米厚的蛋壳上,精雕细琢出各种复杂的图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开始的成功率不到10%,到现在成功率达80%,闻福良告诉记者:“即使刻了30年了,也会因一刀不慎,前功尽弃。刻蛋雕要心无旁骛,两耳不闻窗外事,需时刻提心吊胆。”
受父亲熏陶,闻福良从小喜欢写写画画。五六十年代的杨凌小镇,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即使父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著名教授,也因兄弟姐妹众多,只能在过生日时获得一枚鸡蛋。
“我们那个年代缺乏玩的东西,鸡蛋壳吃完是扔掉不用的,但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玩。”闻福良说道。
舍不得吃生日鸡蛋的他,喜欢反复在蛋壳上画小鸟、小花,画了擦,擦了画,最后还要用铅笔刀刻一刻,当发现在鸡蛋上刻的图案,比纸上画的更有立体感,更有趣时,渐渐激发了他的创作兴趣。
自1995年下岗后,时间充裕的闻福良,因兴趣爱好逐渐走上蛋雕的艺术道路。三十余载,闻福良一直坚持用蛋雕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在经过闻福良的艺术加工后,一枚枚普通的蛋完成它的艺术逆袭,成为了《四季花开》《丝绸之路》《三秦美》《美丽中国》《2021五牛图》等一个个作品。
谈及此次新作《2021五牛图》,他说:“《2021五牛图》所表达的‘五牛精神’不仅是献给人们最美的新年祝福,更是对当下最美时代精神的礼赞和期盼。”游走方寸之间,勾勒时代的美丽画卷,方寸之间展示中国快速发展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闻福良用刻刀讲述了作为一个杨凌人的精彩人生及他眼中的精彩中国故事。